七夕。高分愛情電影。有味道的好電影,每一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情歌一遍一遍反復著相似的主題。先把亞洲之外的捋一遍,雖然愛情不分種族和國界。欣慰的是,這么火熱的《獨行月球》,終于在豆瓣掉到了7分以下,在下面這些愛情電影里,《獨行月球》的愛情戲碼,實在是太過低級了。掛一漏萬,但絕對都是讓人怦然心動的電影,雖然并沒有把“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的《怦然心動》列入其中。
《阿甘正傳》:珍妮是我的女孩
澤米基斯是個偉大的導演。雖然奔跑的阿甘串聯起一堆重大歷史事件,從南阿拉巴馬的家門口開始,跑遍美國跑出硝煙,一個智商為75的“弱智”把自己跑成了英雄。但是換個角度,阿甘一直在追逐的是內心認定的“你是我的女孩”的珍妮,是他童年就深深惦念的人。但阿甘不會輕易說“我愛你”,因為阿甘窮極半生的腳步,本身就是內心的誓言。可是愛就是那根飄揚的飄忽的羽毛,然而:在珍妮這個問題上,誰敢站出來說,阿甘是個普通的笨蛋。
《泰坦尼克號》:戛然而止
如果沒有那么沉重的災難,沒有長達三個小時的關于沉沒的復盤,在豪華泰坦尼克號上上演的,就是一個17歲的貴族愛上了一個善良卻貧窮的藝術家的偶像劇。它滿足了大部分人對于浪漫愛情的想象,自由不羈打破階級沖破束縛并且是個迷人的悲劇,“你跳,我就跳!”你能想象如果這段感情如果沒有戛然而止,“海洋之心”能夠一直不褪色嗎?那就看看住在“革命路”上的杰克和露絲,如何被無趣的生活擊敗。
《愛在》三部曲:紀錄片嗎?
林克萊特在1995年讓伊桑霍克和朱莉德爾佩在火車上相遇交談,一見鐘情之后,文藝青年們癡迷的愛在黎明破曉前;9年之后,他們再次在書展上相遇,奔赴愛情;9年之后,他們在希臘開始反思愛情。這可能是史上最話嘮的愛情電影,“有話說”成了平常生活里相顧無言的反證,18年的絮叨,像一場偽紀錄片,沒錯,細心的你發現又是9年過去了……實際上如果不是因為疫情,可能未命名的“愛在”第四部已經上架了。就像在看《楚門的世界》,是故事,又像生活的展開,是電影,也像行為藝術,畢竟,24年,你看著伊桑霍克變老了。
《暖暖內含光》:記住消失的
查理考夫曼讓所謂“愛情哲學”變得嚴肅,變得深不可測,雖然也沒什么人知道,愛情到底有沒有哲學。實際上,像一對夫婦會經歷一個醫療程序,將對方從記憶中抹去的橋段本身并不高級,它可以是腦袋里的橡皮擦,可以是行為藝術一樣的初戀50次,還可以是穿越的土撥鼠之日……這是張揚的紅頭發的溫斯萊特和老派的頂著毛線帽的喜劇之王的矛盾與困境。喜歡的,喜歡得不行;相信的,相信得不行。這是意識流,別和我說邏輯,你感覺到點什么就可以。
《她》:孤獨的愛
有太多的書在跟你講,什么叫“現代性”,以及現代性如何讓你一個人變得更加孤獨無助。在不久的將來,一個孤獨的作家與一個為滿足他的所有需求而設計的操作系統建立了一種不太可能的關系。更準確地說,是菲尼克斯和斯嘉麗約翰遜的聲音戀愛了。等你回頭再看這個故事,再想想你理解的現代性,你會發現,更更準確地說,不是菲尼克斯和一個操作系統戀愛了,不是菲尼克斯和一個想象中的鏡花水月戀愛了,是菲尼克斯和菲尼克斯想象出來的自己戀愛了。色,即是空。
《烏云背后的幸福線》:每個人都有病
撞見妻子出軌并在精神病院待了一段時間后,前教師帕特試圖與前妻和解;憑這部電影拿到影后的“大表姐”呢,一個剛剛失去丈夫和工作的刺頭。當問題纏身的帕特遇到同樣問題纏身的蒂芙尼時,你可以說,愛情變得更具挑戰性了。兩個人都多多少少帶點神經質,事實上,每個人身上都多多少少帶點神經質——每個人都有病。沒錯,就是這樣。太過正常的幸福的愛情,是朋友圈里的表演,而有烏云,出門又沒帶傘,那時候背后的“金線”,才是一段情感能夠抓人的基本起跑線。
《剪刀手愛德華》:成人童話模板
一個殘次品人造人,手里拿著剪刀,孤獨生活。一位郊區女士遇見了他,并向他介紹了她的世界。蒂姆波頓的童話,在賦予愛德華一顆人類的心之后,他也只能孤獨地在城堡里雕刻心儀女士的冰雕。同樣的不可得的成人童話的邏輯,還有《羅馬假日》里的記者喬和安妮公主,同樣不可得的邏輯,還有憤世嫉俗的美國咖啡館老板里克,糾結著是否要幫助他的前情人伊爾莎和她逃亡的丈夫逃離法屬摩洛哥的納粹。放手,是成人童話的最終解決方案。
《怪物史瑞克》:能否別把燈打開
夢工廠廠牌的發軔之作,一個卑鄙的領主將童話中的生物放逐到一個脾氣暴躁的食人魔的沼澤中,食人魔必須繼續尋找并為領主救出一位公主,以奪回他的土地。《怪物史萊克》其實只干了兩件事:顛覆了一個王子和公主的傳統套路,制造了一頭絕對話嘮的驢——當然這個功勞主要在艾迪莫非。史萊克和菲奧娜,聽著像是反傳統,但是再想想其實也是另一種門當戶對。
《真愛至上》:深情切片
在各種松散關聯的故事中,講述了八對截然不同的夫婦處理愛情生活的故事,故事發生在英國倫敦圣誕節前的一個月。這是八個深情的切片故事,唯一要說明的是,無論你時常覺得這個世界如何不堪,但事實上這個世界始終是被愛環繞的。見仁見智的觀點沖突,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依舊在表演著你信與不信的童話,那個故事里,好基友跑到門口拿出紙牌表達無法說出口的愛,她也終于明白為什么婚禮紀錄片里,只有身為新娘的自己,而并沒有新郎存在。
《本杰明?巴頓奇事》:反正都孤獨
這個不是那種向左向右走的問題,也不是最近的距離只有0.01公分的問題,這是你往前走,我往后走的問題,所以你會看到已經“成長”為嬰兒的布拉德皮特躺在成熟的布蘭切特懷里的奇特場面。本杰明?巴頓的故事,是一個從老到幼的逆生長過程。返老還童,可未必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遺憾吧,我們命中注定要失去我們所愛之人,否則我們怎么能知道他們在我們生命中有多重要。理解了這一點,就應該更進一步明白:可怕的不是孤獨,而是懼怕孤獨,沒辦法的,人們注定都是孤獨的。你正著長,逆著長,都一樣。(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