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1月6日下午3點,由中郵藝術中心主辦、合香瀅藝術館協辦的汪晶德百米瓷板畫長卷及顧恩如《清明上河圖》剪紙版長卷聯合展發布會在安徽飯店2樓江淮廳舉行。
發布會合影。
汪晶德,今年68歲,黟縣人,現為中國山水畫家,陶瓷藝術家,中國國畫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黃山市陶瓷協會副會長,陶瓷藝術大師。汪晶德生于徽州,長于徽州。他的瓷板畫作品秉承了“珠山八友”中黟縣籍王大凡之遺風,且又自成風格。自2009年伊始,迄今為止,汪晶德先生共計創作完成了500多幅陶瓷藝術作品,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超強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藝術功底,使人宛然走進了“煙雨徽州、田園徽州、村落徽州”這樣一種如癡如醉的境界,對宣傳徽州,弘揚陶瓷藝術起到了積極和重要的推進作用。
《春溢桃花源》瓷板畫長卷。
此次汪晶德參展的作品是《春溢桃花源》百米瓷板畫長卷。長卷由100塊高125公分,寬63公分的瓷板畫組成,總長60米,瓷板畫采用釉上新彩繪制。內容以中國共產黨偉大歷程為主題,以徽州全域錦繡山河為募本,以“七省通衢”之地——漁亭鎮為開卷,以世界文化遺產地西遞、宏村和革命老區柯村為重彩,全縣八個鄉鎮和縣城古城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象躍然瓷上,加上小橋流水、白墻黛瓦的民居建筑群以及美麗的油菜花海、蜿蜒曲折的道路盡顯其中,革命年代的紅色印跡、新時代的主流文化元素以及具有現代化特征的高鐵建設場景交相輝映。經過拼接之后渾然一體,氣勢宏偉壯觀。
顧恩如,今年40歲,女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專業剪紙藝術家,非遺文化傳承人。她花費四年時間創作的剪紙作品《清明上河圖》全程25米長,打破世界吉尼斯紀錄。多年來在剪紙道路上取得長足進步,沉浮十年創作200多幅剪紙作品,深受好評?,F為清華美院藝術研究會會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中國藝術創作院華東分院秘書長,中國國畫院華東分院秘書長,中國國畫院華東分院兿鑫藝術館館長。
《清明上河圖》剪紙版長卷。
此次顧恩如參展的作品是《清明上河圖》剪紙版長卷。創造的時候分三個階段,首先是繪畫階段,為符合長卷特性,顧恩如用半年的時間,素描出剪紙的模板;其次是剪刻階段,考慮到傳統剪紙的陰陽對比,亦要考慮到繪畫版黑白灰,還有透視效果。顧恩如經反復試驗和堅持,最終完成817個人物表情各不相同的刻畫;最后是粘貼階段,顧恩如用粉刺針將人物817個,船23艘,房屋144間,樹188棵,畜生56頭,雨傘44把,一共12435個物件表現在紙上,而其每根線條幾乎只有2毫米,豐富的細節使得整個畫面充滿張力。顧恩如化傳統古畫的筆法為現代剪紙的刀法,用獨特的剪紙造詣再現了《清明上河圖》這幅傳世經典名畫。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見習記者 劉暢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