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唐探3》吃相問題之前,我先鎮個樓:
《戰狼2》可是公映了將近90天。
我個人是覺得,《第十一回》還是有點高級的,起碼比《我的姐姐》高級,這么說顯然不利于陳建斌導演求排片。求排片這個事的出現,證明資本確實是嗜血的,當然也證明有些電影確實相對比較小眾,很像陳建斌喜歡的舞臺,你不能要求一部舞臺劇去爭取50億的票房吧。實際上,《第十一回》確實適合舞臺,但是話也不能說這么死,麻花的很多電影也是話劇的胚子,那你說黑澤明的《羅生門》不是話劇嗎,拉斯馮提爾的《狗鎮》呢?
那是不是《第十一回》還不夠好?
或者觀眾還沒有準備好?很多人說看不明白,其實我也沒太看明白,但你說去年的《信條》有多少人看明白了。沒看明白我還說它有點高級,聽起來確實有病。其實《一個勺子》也不錯,雖然轉網聽起來是個趨勢,但目前如此蓬勃的中國影市,多一些選擇不好嗎?
我記得早些年是《百鳥朝鳳》求排片,都跪了;再往后就多了,動不動就求排片,動機無可厚非,也情有可原,然后就是春節檔影片《人潮洶涌》,導演饒曉志也是發文呼吁能夠多給一些機會。效果還不錯,不過應該說《人潮洶涌》也是憑借口碑逆勢上揚了,最終票房也過了7.6億。拍電影想掙錢,沒毛病,何況,中國電影市場簡直就是一塊創造奇跡的沃土。逢年過節好像真沒啥事干一樣。
吃相問題,見仁見智。
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唐探3》口碑不好,豆瓣評分5.6分,在中國影史票房排名前十中是最低的,另外兩部沒過7分的是《唐探2》和《美人魚》,問題可能出在主創吃老本和缺少進取心。不思進取,就容易顯得有點糊弄人。
你就說《唐探3》吧,春節檔起跑的時候,也沒《你好,李煥英》什么事,跟狂飆的陳思誠后面喝一肚子灰,投資方資源強大,排片就是勇猛,不服不行,但打鐵還得自身硬,李煥英翻紅確實是靠自己。這個吃相確實有點魯。但話說回來,《唐探3》如今一天十萬票房聽著不咋樣,那是跟45億比,不怕事大的網友看不起這十萬的時候先得想想自己的月薪是不是以萬為單位,而且不能是零點幾萬的那種——這個是愿打愿挨的事。電影院開門做生意,也要發工資。人家也有自己的游戲規則,況且眼前一部0.2%的排片和十萬塊票房就擋了它道的電影,自己也得反思一下吧。
所以《第十一回》求排片和《唐探3》延長密鑰,其實是一回事,吃相倒談不上丑不丑的問題,《唐探》系列和陳建斌系列,客觀講都是成功的系列,人不能見不得人好,同樣人也不能對自己沒要求。大家做事情,都是謀生,或者為了更好地實現自我,心態還是積極陽光一點,當然很多時候能夠不損人利己或者不損人不利己就不錯了。如果一定要說《唐探3》吃相難看,你只能回溯到去年。
徐崢的《囧媽》春季檔轉網的時候,陳思誠諷刺了徐崢不地道,不講行業規矩。這話就有點酸了,而且明顯沒有看到趨勢,轉網就像媒體融合,也是一股暗流,你投幾個錢算啥,你想想尾燈版《正義聯盟》投了20億賠得內褲都沒了,但扎導最后剪輯到網絡播出的版本,并不妨礙《正義聯盟》成為和《復仇者聯盟》一起一部載入史冊的電影。
都別覺得事情已經不可收拾了一樣,我覺得作為導演的陳建斌這樣拍下去,也是一個有前途的導演。用他的話說,相信有很多東西,未來會給我們答案。這話說的,話里有話不說,怎么還有點雋永的意思了。我跟你說雋永的意思,話放這放著,你們覺得《唐探3》和《你好,李煥英》吃相難看,那么你們憑什么覺得這兩部電影,往后不會像《阿凡達》一樣復映呢?
我的意思是說,都別瞎操心。(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