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離婚冷靜期來了,新民法典來了,面對婚姻難題,你的“婚商”夠嗎?記者19日了解到,茅獎作家周大新新書《洛城花落》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作為周大新長篇小說封筆之作,該作品寫的就是中國版的“婚姻故事”,用“擬紀實”的手法,從一個媒人的角度,用四次離婚庭審的忠實記錄,講述一段婚姻故事中的風花雪月和一地雞毛。
猜忌是婚姻關系中的幽靈
記者了解到,《洛城花落》男女主人公分別來自山東和河南,均畢業于985,通過相親在北京相愛,奉子結婚。工作壓力、買房壓力、孩子教育、老人贍養……婚姻所有需要面對的問題,一下子沖到兩個人面前。跟其他小說不同,這一次周大新關注的焦點是,考驗婚姻的,從來不是現實困難本身,因為兩個人的感情出了問題,現實雪上加霜。對婚姻來說,生活艱難遠遠不如互相猜忌更有殺傷力,“就像滾雪球,猜疑的幽靈發揮了神力,讓婚姻中的一切都糾纏在一起,也讓撕開面紗的婚姻露出了蓬頭垢面的一面?!?/p>
周大新介紹,“洛城花落”的書名意象源自歐陽修名為《玉樓春》的詩,更多的人熟悉那句“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其實接下來的幾句更讓人傷感:離歌且莫翻新闕,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耙赃@樣的意象結構書名,蘊含著愛情凋落,有情人分離的悲劇意味。這悲劇的核心,其實也暗含著女性成長的代價。”在“審判婚姻”的外表下,周大新想要探究原生家庭帶給人的情感能力,探究在智商、情商、財商之外,“婚商”的問題。著名評論家李敬澤認為:“《洛城花落》讓人想到福樓拜的《情感教育》,這是一部中國人的情感教育小說。不是小說家要教育你,而是小說家用一個故事,帶著我們每個人進行情感的自我教育?!?/p>
愛一直都在等待耐心澆灌
周大新借著兩個人的婚姻,把筆墨延伸到歷史上婚姻中的女性成長和男女平等問題等等,這些老問題在新的故事、新的人物形象刺激下,重新煥發了新的活力。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才頒布實施的《新婚姻法》,如今《新民法典》要頒布,“離婚冷靜期”也成了熱搜詞,“家庭不是職場,不應該按叢林法則行事,而應該處處充滿愛和安全感?;蛟S,愛一直都在,只是慢慢被猜疑和抱怨遮上了眼睛?!?/p>
從獲得茅盾文學獎的《湖光山色》開始,周大新以每三年一部長篇的節奏,扎扎實實地完成了一個矢志于“時代書記官”身份的作家的使命和責任。到這部《洛城花落》,周大新恰好完成了十部(十三卷)長篇小說。近些年的《曲終人在》《天黑得很慢》,更是在“虛構”和“非虛構”之間,建立了一座橋梁,而周大新卻突然選擇用《洛城花落》為長篇小說寫作“封筆”。周大新選擇《洛城花落》結束自己長達四十年的長篇小說寫作歷程,他表示,寫婚姻是為了寫“愛”,這是人類永恒的命題。“也許婚姻不能確保幸福,愛卻可以?;橐鱿窕?,生活是土,我們時刻需要的,是愛的耐心澆灌。”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楠楠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