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記者王鵬、白瀛)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8日通報,“關于電視劇(網絡劇)制作‘去浮華浮躁、重創作規律’的幾點意見”日前發布。意見指出,電視劇(網絡劇)創作要下大力氣去浮華浮躁、重創作規律,把全行業的關注點引導到打造思想內涵精深、藝術質量精湛的優質作品上來。
意見指出,必須加重電視劇(網絡劇)的文化含量,提升藝術質量。要從中華五千年文明傳承中汲取積極營養,從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中汲取素材,創作出具有震撼人心、打動人心、溫暖人心的力量和能量的作品,為建設文化強國添磚加瓦。
針對當前我國電視劇創作重演員、輕編劇、輕導演、輕制作甚至演員不背臺詞等現象,意見指出,要嚴肅創作拍攝現場紀律,遵循創作規律,形成正氣,形成劇組共識,形成輿論監督,行業自律。必須要大力提升經紀人和藝人的藝術修養,端正創作態度,尊重劇本,尊重導演,尊重所有創作人員,尊重藝術規律。要以忘我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創作當中,以塑造鮮活的藝術形象為榮,以精湛的藝術表演功力立身。
此外,意見還指出,必須凈化市場環境,促進產業良性發展。在電視劇(網絡劇)創作中,要尊重市場規律,關注市場需求,但絕不能被市場牽著鼻子走,更不能讓那些被污染了的數據和流量成為評價作品的主要指標,甚至是唯一標準,從而不斷發散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完)
據新華社電
快評
不背臺詞,算什么演員
這些年,影視創作中的種種亂象,諸如劇情“天雷滾滾”、臺詞漏洞百出、特效“不值五毛”等等,都飽受社會詬病。不少演員,特別是部分“鮮肉”“小花”,業務能力更是不忍直視,“拍戲靠摳圖”“對白念數字”,沒有值得一提的代表作,只有鋪天蓋地的表情包。
影視行業看著光鮮,但與其他行業沒有本質區別,總要拿出些“真東西”給觀眾。創作者不能瞎拍腦門,終究要反映真實的人間煙火。演員們也要明白,年輕靚麗不是可以“躺贏”的資本,只有磨煉演技,才能成為真正的偶像。
從藝先修德,不敬業,就別吃這碗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