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昨日下午著名作家、紀錄片導演祝勇帶著他的新書《故宮六百年》出席上海書展,與現場讀者一起探討六百歲的故宮的魅力,與讀者朋友們分享這本新書的獨到之處。
祝勇現任故宮博物院故宮文化傳播研究所所長,作為一名故宮文化的研究者,祝勇采用以空間帶時間的寫作手法,建構了一座王朝政治意義上的紫禁城,也展示了一座集園林、字畫、藏書和工藝品之精華于一體的文化意義上的紫禁城,“紫禁城的宏大,不僅使營造變得不可思議,連表達都是困難的。這讓我的心底升起來的那股言說沖動,每次都鎩羽而歸。它太大了,它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講不完。在紫禁城面前,話語是那么無力?!弊S卤硎?,不想寫得過于沉重,“在故宮(紫禁城),絕大部分建筑空間都容納了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歷史風云,弱水三千,我只能取一瓢飲,面對每一個建筑空間,我也只能選取了一個時間的片段(當然是我認為重要的片段),讓這些時間的碎片,依附在不同的空間上,銜接成一幅較為完整的歷史拼圖?!?/p>
近些年來,祝勇一直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推廣、傳播故宮文化,其擔任總編劇的文化節目《上新了·故宮》,在“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周一圍的帶領下,節目以尋常百姓的“未知視角”切入,收視上佳并為故宮圈來了一大批年輕粉絲,“我始終認為,不是年輕人不喜歡傳統文化,而是要看我們會不會講故事。今天,無論男女老少,還都在使用筷子,吃著餃子,千里萬里也要回家團圓過春節,這些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它一直都在人們的血液里,包括年輕人。只不過需要我們以更合適的方式去喚醒和激活。而這種方式并不一定要板起面孔擺出教書先生的架勢?!?/p>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