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幕后細竹竿上架著皮影,幕前音樂聲中皮影上下翻飛。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馬派皮影”是中國民間皮影藝術的代表。本周五上午十點,馬派皮影第三代傳承人馬飛,將做客由古井貢酒·年份原漿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欄目。屆時,他將通過徽派的直播鏡頭,分享馬派皮影的“幕后故事”。
馬派皮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民國初期,由皖北老藝術家馬信昌開創,并在家族中繼承發展,相傳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曾經名揚江淮兩岸。馬飛,藝名叁源,是馬派皮影第三代傳人,1965年10月出生,安徽宿州人。馬飛在保留馬派皮影原始精髓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創新,借鑒了多種藝術元素和其他地方皮影的特點,精細化了皮影制作工序,不拘泥于原始皮影樣式,研究新的雕刻和上色等技藝。據悉,馬飛目前正在申請馬派皮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經過發展的馬派皮影外觀大氣,堅實靈活,具有拙樸之美。在皮影的操作上,馬派皮影繼承了精湛的挑功,可以雙手同時操作真假美猴王兩個角色,做出連續空翻等動作,能表演男女兩種唱腔。其實,作為傳統藝術瑰寶,馬派皮影制作分八道工序:選片、制皮、畫稿、雕鏤、熨平、打磨、著色、上油,而馬派皮影表演也有男女挑竿合作武戲的精華,加上原生態的唱腔,采用皖北方言和遠古民調,彰顯皖北粗獷有力的地域特色。屆時,馬飛將在徽派直播中詳細講述馬派皮影的“幕后故事”,徽派將全程視頻直播。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