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日前,由接力出版社、俄羅斯莫斯科州立綜合圖書館共同主辦的第三屆比安基國際文學獎頒獎典禮上,來自我省的著名自然文學作家劉先平憑借作品《孤獨麋鹿王》獲得小說榮譽獎。
比安基國際文學獎以俄羅斯著名大自然文學作家維達利·瓦聯金諾維奇·比安基的名字命名,本屆評選共收到來自俄羅斯、中國、白俄羅斯、烏克蘭、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9個國家的980部作品。其中,中國自然文學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鶴憑借作品《黑焰》榮獲小說大獎,劉先平憑借作品《孤獨麋鹿王》獲得小說榮譽獎。這是中國作家首次獲得比安基國際文學獎。
劉先平,1938年出生,安徽肥東人。著有長篇小說《云海探奇》、《呦呦鹿鳴》、《大熊貓傳奇》、“劉先平大自然探險長篇系列”等,紀實文學《山野尋趣》《紅樹林飛韻》《東海有飛蟹》等,理論著作有《探險小說的審美特征》等。這位80多歲精神矍鑠的老人,至今仍致力于自然文學的創作和研究。“我是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跟隨野生動物山野考察隊,在森林里探險40多年,目睹了自然所遭受的破壞,生態日益惡化,促使我1978年重新拿起筆來,呼喚人們熱愛自然,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在走向遼闊自然的40多年,劉先平看到了自然世界的奇妙,并且在與自然的相融和對話中感悟到生態道德的意義,感悟到大自然文學應該是多樣而豐富的。于是他探索了另外一種敘事方式——既有小說的情節,又有散文、詩歌的哲理和詩性,更有報告文學的非虛構,因此有了《孤獨麋鹿王》《走進帕米爾高原——穿越柴達木盆地》等優秀的自然文學作品。
劉先平說,他這么多年筆耕不輟,腳步不停,其實只是在做一件事:“我在大自然跋涉四十年,寫了幾十部作品,就是要呼喚生態道德——在面臨生態危機的世界,展現大自然和生命的壯美,因為只有生態道德才是維系人與自然血脈相連的紐帶。我堅信,只有人們以生態道德修身治國,和諧之花才會遍地開放。”劉先平表示,大自然文學是一個獨立的文學現象,或者可以稱作文學流派。“大自然文學不只是兒童文學,孩子們喜歡讀的自然文學只是大自然文學的一部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李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