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衛視詩歌文化欄目《詩·中國》正在合肥錄制并定檔10月13日。昨天主持人楊瀾和表演嘉賓李亞鵬現身合肥錄制節目并接受了媒體采訪。楊瀾坦言,詩歌節目可以讓現代人進入寧靜美好的放空狀態,而在合肥讀過書的李亞鵬則稱回來錄節目是“很自然”的事。
李亞鵬:回安徽錄節目“很自然”
談及參加《詩·中國》節目的原因,自嘲“下崗演員”的李亞鵬說:“一個是鄉情,因為我母親是安徽人,我在合肥又念過初中和高中,有很多的老師、同學、朋友在這邊,包括安徽臺也有很多熟人。另外一個就是在國慶這么一個重要的日子里,能有機會參加《詩·中國》這個獻禮節目的錄制我覺得很自然,任何一個普通人能去做點什么都是很情愿的。”在錄制現場,李亞鵬深情朗誦了陶淵明的《飲酒(其五)》,磁性的嗓音讓現場觀眾不斷鼓掌,李亞鵬也回以鞠躬感謝。
此外,談及這兩天王菲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國》,李亞鵬表示:“聽了聽了,很好聽啊。”說到新中國成立70周年,李亞鵬感慨良多,“毋庸置疑,今年國慶對我們偉大的祖國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從小看奧運會的時候,只要是國旗一升起,運動員還沒有哭,我就先流淚了。”
楊瀾:首期節目關注李白與安徽
身為主持人的楊瀾表示:“《詩·中國》這個節目是特別有代入感、場景感的節目,會讓你進入青春年少的時光,回到故鄉和夢想里,是一個特別能代入自己情感的節目。”近幾年詩歌節目如雨后春筍,在楊瀾看來,人們內心總是有一種需求,在各種事物的圍追堵截下,總是希望能夠進入一個屬于自己的放空的狀態,“所以有這樣一個節目,既有大的家國情懷,也有屬于人生的小情調,能夠讓我們從日常的繁瑣事務中跳出來,享受屬于自己的寧靜美好。”
楊瀾表示,主持人在節目中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希望通過自己的主持可以調動參與節目的當事人、文化嘉賓、表演者及藝術家們的情緒,同時圍繞“詩”能夠讓觀眾看到生命的多種多樣的可能性。
作為多年的好友,楊瀾與李亞鵬再次同臺十分默契。楊瀾表示:“節目中會看到李亞鵬對于詩歌文藝作品的切身理解,同時也會代入他的個人成長經歷,有助于我們理解詩歌,相信大家會非常有驚喜感的。”
據悉,《詩·中國》除了由楊瀾擔任主持人外,還邀請到李亞鵬、張光北、王姬、果靖霖等實力派演員擔任表演嘉賓,更有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吉狄馬加,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副教授趙長征等擔任文化嘉賓,本次錄制總計包括4期節目,分別為“中國之戀”“青春之歌”“壯懷”“英雄”四大主題。在首期節目,主持人楊瀾與趙長征一起探討了“詩仙”李白和他的詩詞,以及李白十多次游歷安徽并創作一百多篇詩文的故事。李白在生命的最后時光客居安徽當涂,與當地人谷蘭馨結為好友,由此谷家后人也成了李白的守墓人。錄制現場,谷家第49代后人谷常新也特意趕到了現場。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楠楠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