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中華優秀地方劇目展演——“歌從黃河來·走西口的歌謠”西部民歌展演將于11日在合肥大劇院開唱。
河曲素有“民歌的海洋”之稱。明代就有“戶有弦歌新治譜”的記載,距世代口頭相傳的人說,河曲民歌已有千年的歷史了。河曲民歌也被稱作“山曲”,其常見形式是前四小節構成一個樂句,八個小節構成一首樂曲,后四小節多半是前四小節的反復進行或稍加變化,其歌詞大多采用比興、反復、排比、重疊、對稱、雙關、夸張、對比等手法。
河曲民歌音調高亢遼闊、自由奔放、節奏明快。數以萬計的河曲民歌以不同的風格、形式、內容與老百姓共生共存,就像一顆顆晶亮的珍珠,點綴在爛若星辰的中國民族民間藝術的海洋中。河曲民歌的代表曲目:有《三天路程兩天到》《水刮西包頭》《割莜麥》《放羊漢唱起爬山調》《羊倌歌》《想親親想在心眼眼上》等等。此番獻藝合肥的則是河曲民歌二人臺藝術團。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