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由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指導,安徽演藝集團、安徽廣電傳媒產業集團、華影傳媒、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的“有戲安徽”2019全國戲迷春節聯歡晚會19日晚在安徽省廣播電視臺1200平米演播廳盛大開演。來自全國16個省市區及海外22個劇種的160多位戲迷與戲曲名家同臺演出。
“五位一體”創新傳播演出
晚會秉承“名角示范與票友展示相結合、草根藝人與普通百姓共參與”的主旨,由戲迷和名家同臺演繹。蔣建國、吳亞玲、李文、王丹紅、汪育殊等五位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和陶軍、余順等戲曲名家,以及丁于、王紅濤、燕妮、黃曉越等皖籍歌手鼎力加盟,為觀眾獻上耳熟能詳的經典唱段、戲歌,讓觀眾享受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
晚會自2018年6月籌備以來,共選出海內外22個劇種、160多位戲迷參與“有戲安徽”全國戲迷春晚的演出。戲迷們來自不同行業,年齡也不相同。他們因為熱愛戲曲,來到全國戲迷春晚的舞臺,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不朽魅力,也唱出對生活和時代的熱情。
除了京劇、黃梅戲、越劇、豫劇、徽劇等知名劇種外,還有戲曲“活化石”的岳西高腔,以及錫劇、雷劇等稀有劇種。晚會上,來自美國的唐伯虎與黃梅戲演員余順表演的黃梅戲對唱《啼笑因緣》選段“忙中未問名和姓”、喀麥隆的捷蓋表演的脫口秀《超級洋戲迷》引起陣陣掌聲。
晚會現場還在公證員的見證下,由組委會從春晚主演戲迷中抽取了10位戲曲文化傳播使者。他們將作為中華傳統戲曲文化的傳播使者赴卡塔爾進行交流。
“有戲安徽”創新整合傳播資源,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展示舞臺戲曲文化藝術,突破戲曲演出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實現舞臺戲曲表演藝術與現代科學傳播技術的“兩術”融合,在全國首創劇場、電視、手機、網絡、廣播“五位一體”的戲曲傳播新模式。
借助“有戲安徽”培養新人
戲迷春晚組委會主任、安徽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董慶表示,戲迷是戲曲發展的土壤,“戲迷和名家同臺,既有意義,又有意思,更容易讓青少年接受。文藝工作者的擔當,不僅是自己在臺上演好戲,更要傳承藝術。我們將借助‘有戲安徽’這一藝術與技術相融合的平臺,把戲迷春晚常態化辦下去,努力培養新人,培育戲曲受眾,特別青少年戲曲受眾。”
安徽演藝集團副總經理、安徽省黃梅戲劇院院長蔣建國表示,第一次開展這樣全國性大規?;顒樱畮讉€省份一百多名演員集中參與,為戲曲和觀眾建立了渠道。“演員們非常投入,他們把這次演出看得非常神圣。這次演出的新疆和田的小學生,路上30多個小時,演出前一天晚上才到合肥,只睡了幾個小時。孩子們的熱情讓我們覺得活動深入人心,所以要持之以恒堅持下去。”蔣建國認為,要把送文化變成種文化,戲曲進校園進得去留得下,要讓年輕人對傳統文化更有感情。 應尼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