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為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淮北市濉溪縣人大常委會將建設“留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作為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目標,以助力深化“農村三大革命”、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飲水安全為抓手,全力推進戶改水改廁、垃圾和污水處理、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河長制及林長制貫徹落實,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得到較好的解決,大氣、水、土壤的生態環境和鄉村面貌得到顯著提升,村民的精神風貌得到較大的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持續增強。
調研農村垃圾綜合治理,助力凈化村莊生態環境。成立調研組對全縣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進行專題調研,對政府及有關部門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場化改革、全面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一體化PPP項目情況進行視察。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宣傳引導,提高公民環保意識”“鞏固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場化改革成果”“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監督考核體系”等建議。縣政府認真辦理人大建議,一一制定對策辦法,加大建議辦理力度,取得了讓人大代表、人民群眾滿意的成績。今年以來,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已經建立健全,全縣11個鎮、2個園區,均能做到生活垃圾當天清運、集中處理,人民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得到顯著提升,村容村貌大幅改觀。
助推河長制責任落實,凈化河湖渠溝水體。召開督查河長制、林長制、環保工作推進會,聽取縣環保局、農林委、水務局關于中央和省市環境督查反饋問題整改情況、林長制和河長制工作開展情況的介紹,提出意見建議。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專項督查活動,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夯實生態環保工作的政治責任,推進生態濉溪建設。組織調研組調研全縣人居環境整治及“河長制”工作情況,對百善鎮道口村、黃辛莊新村人居環境整治情況和百善鎮隋堤溝、柳東溝“河長制”落實情況進行調查。督促縣政府及環保部門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轉變方式方法,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完善環境改善質量目標及考核評價體系,提高環境管理系統化、信息化、精細化水平,全力打好補齊環保短板攻堅戰。
助推戶改水改廁,凈化人居環境。聽取縣政府關于農村集中供水工作情況的報告,針對農飲水安全工程覆蓋率還不夠高、飲用水氟超標問題突出、農飲水重點工程推進較慢等問題,調研組提出加快工程實施進度、結合村莊布點規劃,科學謀劃規模水廠建設及單村水廠并網、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運行機制等建議,以審議意見書方式交由縣政府認真研究處理。目前,縣政府根據審議意見研究制定了《濉溪縣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實施方案》,計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使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以上,解決89個行政村共計31萬人口的飲水型氟超標問題,持續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開展全縣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情況專項視察,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視察組提出加強宣傳動員,注重模式總結,嚴格落實質量管控責任,做到改一戶,成一戶,群眾滿意一戶,切實推動戶改廁民生工程落到實處。截至8月份,2020年全縣戶改廁任務已全面建設完成,驗收合格9000余戶。
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便利百姓出行。為促進城鎮化建設,便利群眾出行,濉溪縣人大常委會將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建設情況納入縣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要點,通過開展調研、召開座談會等形式,督促縣人民政府加快開通城鎮公交通行路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交運行效率和管理服務水平,為城鄉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經濟、高效的出行服務。自城鄉公交一體化試運營以來,全縣共開通城鎮公交通行線路17條,投放新能源公交車341輛,涵蓋全縣11個鎮、2個園區,城鎮公交通行率達到100%,極大改善了濉溪群眾出行條件、節約了出行成本。(劉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