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26日下午,距離“我為蜀山‘十四五’獻一策——尋找‘金點子’活動”征集截止時間僅剩幾個小時。家住合肥市蜀山區合輕家園小區的居民李家洪冒雨來到蜀山區政府辦公樓,將自己手寫的4條“十四五”規劃建議親手交到蜀山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手中,讓在場工作人員感受到了群眾對蜀山發展的關心和支持。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行將啟航。為高水平編制出一份符合人民意愿和時代精神的“十四五”規劃,蜀山區委宣傳部和蜀山區發改委聯合舉辦“我為蜀山‘十四五’獻一策——尋找‘金點子’活動”,問需于民。截至征集結束,共收到有效建議462條。主辦方將認真梳理,在編制蜀山區“十四五”規劃中,吸納群眾的合理化建議。同時,精選出50條建議,入圍專家評審環節,并最終評選出20條“金點子”獎,發放證書和獎金。
開門納策 讓市民“城市主人翁”意識更強
室外寒風冷雨,室內暖意融融。在蜀山區委宣傳部會議室內,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熱情接待了李家洪老人。
“我在蜀山區工作和生活了大半輩子,對蜀山非常有感情,是蜀山發展的參與者、親歷者更是受益者。我從報紙上看到蜀山區面向群眾征集‘十四五’規劃建議,非常激動,立即決定參與。”今年76歲的李家洪老人早年在合肥輕機廠工作,退休后一直居住在蜀山區南七街道合輕家園小區。在李老看來,蜀山區開門問策體現了人民情懷,既新穎又管用,真正把老百姓的意見放在了心坎上。
“過去幾年,蜀山區老舊小區改造效果很好,以我自己的小區來說,雨污水分流等硬件得到提升,綠化環境明顯改善,老小區煥新顏,生活條件越發好了。”李老對蜀山區“十三五”發展連連點贊。當天,他也帶來了4條建議,是他反復思考后寫下的。“光草稿就修改了3個版本,然后認真謄抄一遍送來。”李老的建議包括在思政教育中增加國防教育、在公交車站增加等候座椅類便民設施等內容。
462條建議 共話發展最大“同心圓”
群眾盼什么、政府干什么,群眾覺得好、才是真的好。為提高“十四五”規劃編制的科學性,蜀山區創新開展“我為蜀山‘十四五’獻一策——尋找‘金點子’活動”,將話筒“遞給”群眾,廣泛凝聚社會各界智慧,集思廣益共繪發展藍圖。
本次活動受到廣泛歡迎。11月16日啟動當天,就收到各類建議100余條。據悉,為打通不同年齡人群參與渠道,主辦方開通了電子郵件、微信平臺、郵政信件三類建言通道,對建議篇幅不做要求,并設置“科學創新、產業發展、新興消費、民生福祉、環境生態”等十個類別,提示啟發市民參與留言。同時,設立“金點子”獎,鼓勵群眾積極參與,說出對未來五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十天征集期,共收到有效意見462條。
“從后臺數據分析看,像李老這樣參與活動的熱心市民覆蓋各年齡層,參與者中年齡最輕的是剛走進高校的大學生,提出了對蜀山區打造人才強區的建議。年紀最大的是一位93歲的老人,他委托兒子發郵件參與,就居家養老提出建議,令我們十分動容。”蜀山區委宣傳部負責人表示。
我為‘十四五’獻一策——尋找金點子活動,搭建起政府與群眾對話的平臺,彰顯了蜀山區與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決心。“廣開渠道,在聽民意中發現問題,用百姓的真切感受檢驗蜀山‘十三五’發展成效,明確‘十四五’發展方向。我們將把群眾的難事當成蜀山的‘心事’,把群眾的急事當成蜀山的‘大事’,在‘十四五’期間有序推進、逐步完善。”蜀山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蜀山區此前已通過發放問卷調查、開辟網絡專題、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廣泛聽取和征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外人士、專家學者、企事業單位和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開展訪談調研60余場,實地走訪企業30余家,網絡調研收集有效問卷500余份,力求編制科學規劃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金點子”專家評審會即將啟動
“蜀山區舉辦我為‘十四五’獻一策活動,彰顯了人民至上情懷。群眾提交的建議主要集中在民生、產業、生態三大領域,充分貼近實際,反映百姓心聲,為規劃編制工作提供了許多有益參考。”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張偉白表示。
據了解,下一步,活動主辦方將召開“金點子”評審會,組織政府主管部門、專家學者、市民代表擔任評委,圍繞科學性、前瞻性、精準性、實用性四個方面,選出20條“金點子”,并為建議者頒發證書和獎金,以褒獎市民積極參與城市發展獻智獻策。(劉曉朦、朱琛琛、劉勝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