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陳鋒同志:在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中,被評為‘最美選派幫扶干部’。”當接過利辛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頒發的榮譽證書時,陳鋒心里既欣慰,又自豪。欣慰的是沒有辜負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的信任與期望,自豪的是汪橋村的村民終于在家門口也能“富起來”。
回望來時路,一批又一批的工行人在這片脫貧攻堅的熱土上揮灑著青春和汗水。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以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使命感,主動作為,精準施策,通過產業扶貧、金融扶貧、公益扶貧、消費扶貧、個性化幫扶等多種舉措,以扎實的金融扶貧實績書寫出了一份靚麗的時代答卷。
第一篇章:精耕“責任田”
汪橋村地處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望疃鎮東部,距離縣城約25公里,全村1550戶6247人。2014年,汪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391戶1008人。根據省委省政府定點幫扶工作安排,2014年以來,工行安徽省分行定點幫扶利辛縣。2017年,為進一步做好定點幫扶工作,工行安徽省分行主動承擔該縣望疃鎮汪橋村的“整村包保”,并向村里派駐駐村工作隊。
“選派到汪橋村駐點是組織的信任,是領導的認可,這個第一書記‘官不大’,但責任大。如何做一名讓村民信任的扶貧干部,攻下這個脫貧‘堡壘’?沒有捷徑可走,只能一心為民。”利辛縣望疃鎮汪橋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陳鋒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據了解,工行安徽省分行高度重視扶貧工作,黨委書記、行長胡偉誼多次強調,要把扶貧作為當前最大、最重要的政治任務,堅決履行好幫扶職責,確保貧困村、貧困戶脫真貧、真脫貧。自2016年以來,胡偉誼主持召開黨委會、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扶貧座談會等會議20余次,專題研究定點扶貧工作,省行領導班子成員25人次赴村調研,了解幫扶困難,研究幫扶措施,為開展好定點幫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為扎實推進汪橋村脫貧攻堅工作,有效促進村民增收,改善他們的生產生活條件,工行安徽省分行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出資30萬余元建起“融康路”“融康橋”,確保村民出行方便,運輸暢通;捐資7萬余元,在村小學為留守兒童建立“留守兒童之家”,為同學們贈送安全防護書包、兒童讀物和玩具;積極開展“微心愿”和“愛心傳遞 贈衣扶貧”活動,駐村工作隊入戶走訪采集貧困戶微心愿,為13戶貧困戶送去了美的落地電風扇及洗滌用品,為13戶27人貧困人口送去秋季運動服及運動鞋;依托農業合作社,招收貧困戶開展中草藥種植,每年吸納30幾人貧困戶就業;捐贈28.2萬元余款,建立一個60千瓦的小型光伏發電,每年為村集體帶來6萬元集體收入;出資15萬元支持汪橋村實施品逸肉鴿養殖家庭農場扶貧項目,增加了村集體經濟,還帶動貧困戶就業;通過單位統一采購和組織員工團購等方式,積極購買扶貧村的農產品,僅2020年一年,工行安徽省分行就在利辛縣及汪橋村購買扶貧消費產品50萬元;因戶施策,有針對性的幫助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
把貧困群眾裝在心里,把脫貧責任扛在肩上,把扶貧工作抓在手上,一項項具體的幫扶措施溫暖了村民,更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成效。2019年,汪橋村貧困戶降到僅3戶6人未脫貧;2017年,汪橋村實現“村出列”,2020年實現貧困戶全部脫貧。值得一提的是,在工行安徽省分行的真情幫扶下,汪橋村獲得了利辛縣委組織部通報表揚,“軟弱渙散村”的帽子也被摘掉,全面工作由原來的三類村躍居全鎮二類村的中上水平。
第二篇章:提升“造血力”
“有了工行的支持,我們在家門口就能進廠子打工掙錢。”這是汪橋村很多村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要致富,產業發展是主路。在扶貧過程中,工行安徽省分行深刻認識到,要以“造血式扶貧”為根本,結合貧困村自然資源稟賦和貧困戶自身特點,精準安排產業項目,確保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經過不斷的走訪和與村民交流,工行安徽省分行駐汪橋村工作隊了解到,村里有一家肉鴿養殖廠,但規模小、產值低。經過探討,扶貧工作隊覺得該養殖廠可以擴大養殖規模,增加村集體收入。于是,駐村扶貧工作隊發揮金融優勢,協調工行安徽省分行投資15萬元資金用來改擴建,并創立“品逸”品牌。與此同時,多次聯系拜訪鎮土管所、農林所、防疫站、環保檢測等部門。經過不懈的努力,養殖園項目順利運營。
目前,養殖場經營有序,已初顯規模,預計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近1.5萬元,并可安置10余名村民在養殖場就業。“扶貧工作隊這事辦的漂亮!”村民們發出真心的贊美。
在阜陽,同樣的“造血式”扶貧贏得了村民的點贊。據了解,工行阜陽分行駐村工作隊在工作調研中,注重培養村民自主創富的能力,并幫助村民制定脫貧措施,增強勤勞致富、創業致富、自強自立的意識。在入戶走訪調查時,駐村工作隊發現,貧困戶尹培秀有膏藥加工技能,并從事過生產工作,在家里做膏藥加工生意,因面積小顯得擁擠不堪,生產規模也相應較小。駐村工作隊經過溝通協調,采取“工廠+市場+農戶”的經營模式,把她引進扶貧工廠搞規模加工,并陸續吸納了32位貧困戶進廠務工就業,月收入均在2000元以上。目前,培秀包裝廠不僅擴大了再生產,而且增加了集成電路板加工。此舉既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時又帶動了一部分貧困戶就業,為實現穩定脫貧創造了條件。
“我們要充分發揮金融行業優勢,將金融資源、金融手段注入項目扶貧、產業扶貧,用智慧和資金為產業扶貧注入動力。”工行安徽省分行相關負責人如是說道。隨著一個個產業項目的實施,工行資金落在實處,村民們的腰包鼓起來了,臉上的笑容多了,日子越過越紅火。
第三篇章:澆出“致富花”
“讓普惠金融的‘活水’注入新型農業主體,是工行安徽省分行的責任和擔當。”工行安徽省分行表示,為助力脫貧攻堅工作,該行加強提升金融支農和金融扶貧服務,將精準扶貧推向深入,從而在江淮大地上澆灌出朵朵“致富花”。
初冬的皖北大地,這個季節已快進入農歇時段,可宿州市百畝良園有限公司卻忙碌依舊。“感謝工商銀行宿州分行一直以來的支持,讓企業發展免去后顧之憂,不僅如此,還直接帶動了扶貧。”宿州市百畝良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道,2018年,公司由于擴大生產導致流動資金出現缺口,宿州分行了解情況后,立即著手為企業辦理 “政銀擔”貸款,成功為客戶發放農地貸款500萬元,幫助企業擴大了生產和銷售規模,帶動了扶貧戶脫貧致富。
據了解,宿州市百畝良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有效解決了當地近百戶農戶的就業問題,是當地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如今,在工行宿州分行的支持下,公司已成功運作桃園鎮大學生村官暨青年創業示范園項目,同時解決了季節性用工問題,實現了村民家庭收入的穩中有升。
蕭縣20MW農光互補扶貧電站項目現場
安徽省宿州市蕭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自國家開展扶貧攻堅工作以來,工行蕭縣支行積極謀劃金融扶貧工作,力爭以實際行動、以金融專業為扶貧作出切實貢獻。在知悉蕭縣某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有意向在蕭縣開展農光互補扶貧電站項目后,蕭縣工行即向政府主動請纓,請求以融資對項目進行支持,并積極與項目方進行對接。在較短時間內,該行組織完成業務資料,順利完成審批,并于2018年6月份投入項目融資9400萬元,有力支持了扶貧項目落地和“開花結果”。 據悉,在蕭縣工行支持下,該公司20MW農光互補扶貧電站項目順利實施并產生效益。目前,該項目年收益達到1200萬元,每年向800戶貧困戶每戶分紅3500元。這些貧困戶個個喜笑顏開,正在通過產業扶貧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今年以來,面對突發的疫情,很多農業企業也受到一定影響。其中,馬鞍山市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因疫情影響,企業生產經營遇到一定困難。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和秋收季節的到來,企業加大了農產品采購,資金需求增加,向工行提出流動資金貸款申請。工行馬鞍山分行加快業務辦理流程,實現了從企業申請到貸款落地僅用時5個工作日,成功為該企業發放信用貸款200萬元。
據介紹,該公司位于當涂縣護河鎮,為馬鞍山市“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兩個試點鎮之一。企業不僅帶動周邊富余勞動力就地轉為產業工人,同時提升帶動周邊農業生產、水產養殖、旅游餐飲等產業。
在扶貧過程中,工行安徽省分行充分發揮金融扶貧優勢,注重信貸資源向貧困地區傾斜,為貧困戶創業或貧困工廠的正常運營提供資金支持,從而幫助一方百姓脫貧致富,切實擔負起國有大行的扶貧擔當。
第四篇章:奔向“小康路”
“我們現在過的很好,感謝黨和政府的扶貧好政策,也感謝工行和您的真心幫扶。”青陽縣光華村村民丁月鳳跟工行青陽支行行長王維一邊交談著,一邊發出開心的笑聲。
“你跟魏師傅最近身體還好吧?”這是工商銀行青陽支行行長王維每次走訪魏根祥、丁月鳳家的第一句話,“我之前問你有沒有農產品賣不掉,你怎么沒告訴我?”王維關切的問道。
“是沒有賣不掉的呀,菜在光華家園里挺好賣的,大家都知道我家的情況,都很照顧我,還有就是我不想賣給您,去年買我家的東西都是多給錢,讓您吃虧”。
據記者采訪了解到,王維每次走訪時,都跟丁月鳳拉家常,“套”著丁月鳳的話,問現在市場上的雞和雞蛋分別多少錢一斤,家里還剩多少能賣的雞、蛋,為了防止丁月鳳不賣,常常以身上沒有現錢為由給村扶貧專干微信轉賬代交給丁月鳳。為了讓丁月鳳接受“強買”,干脆決定由銀行食堂定時采購他家的蔬菜、雞鴨等農產品。這是一幕貧困戶不想讓幫扶人吃虧,而幫扶人設計“強買”貧困戶農產品的景象,也是一副和諧而美好的畫面。
為了更好的解決貧困戶農產品銷售問題,特別是那些重病戶與重殘戶家中的農產品,王維與村主要負責人商議后,決定采取“兩條腿走路”:把貧困戶家中易保存的的干貨放入村電商網點銷售,對不易保存的新鮮蔬菜等農產品由縣工行食堂統一收購,解決重病重殘戶農產品銷售問題。
王維只是工行安徽省分行“消費扶貧”“助農增收”的一個縮影。為支持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實施消費扶貧“春暖行動”,多渠道解決農產品滯銷和難賣問題,促進貧困戶穩定增收,并通過工行融e購開展專題活動。同時,通過全行全員參與消費扶貧方式,讓每位員工都能參與扶貧工作,為群眾致富奔小康貢獻工行人的每一份力量。
工行安徽省分行組織“消費聚力 愛心助農”主題黨日活動
金融扶貧為貧困地區引來了涓涓不息的“活水”,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也正在徐徐展開。工行安徽省分行表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鞏固脫貧成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任重道遠。今后,工行安徽省分行將繼續履行國有大行社會責任,持續加大薄弱地區信貸支持力度,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為地方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李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