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與江節明結識是在一次鄉友聚會之際。記得當時有陳獨秀孫女陳長璞、清代大書法家七世后人鄧曉峰諸多懷寧鄉友歡聚一堂。
江節明從事中學英語教學與研究至今已有37年,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大學畢業由大學直接分配到安徽有名的省級重點中學——懷寧中學任教,在那里曾連續15年擔任高三英語教學工作,后來擔任外語教研組組長。他一心撲在教學工作上,培育過高考英語滿分“狀元”。每年擔任高三畢業班工作,任務非常繁重,但他總是擠出時間閱讀外刊和鉆研語言教學理論,以期指導和改進自己的教學。在多年的教學實踐與理論研究中,他創立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課堂教學方法,如“4R課文教學法”、“高三英語作文訓練三步法”等。“高三英語作文訓練三步法”發表于《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1994年第6期,1995年1月此文被人大報刊資料復印中心轉載,1998年又被收入國家大型文獻工具書《中國新時期社會科學成果薈萃》。
江節明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使他獲得了去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讀研的機會,師從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博士生導師周流溪教授。他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讀研機會,將自己的教學經歷和困惑與理論研究結合起來,博覽群書,既解決了曾經教學中存在的困惑,又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研究水平。由于學業成績突出,他獲得碩士學位后留京工作,至今仍然一直主要從事中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工作。
他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創新。他在教材編寫、測試評估和第二語言習得方面有著獨到的見解,先后6次出席英語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并在大會上宣讀論文。他還參與外研社外版教材的改編,有多部專著和譯著出版,主編大中小學工具書和教學用書5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數篇,教學文章100余篇,其中《高考英語命題應不斷完善——對今后NMET命題的幾點建議》被收入國家教委考試中心優秀論文集《高考命題十五年》。此文受到標準化考試的權威專家桂詩春教授的高度重視,他親筆回信說:“對于您在稿中所提的意見,我們一定要好好研究。”1996年全國高考英語題型的變革基本上采納了文中觀點。2014年12月他在教育部考試中心權威的學術刊物《中國考試》上發表論文,對未來的高考英語命題提出了“聽說50分-閱讀50分-寫作50分”的改革方案,于2016年7月份再次向考試中心建議修改完善2017年的考試大綱,受到考試中心的肯定并收到了官方回復,“為中國的考試事業做出了貢獻”。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江節明覺得他應該把自己的教學經驗和研究生階段所學的語言學理論知識傳播給全國各地的外語同行,要憑一己之力影響更多的人,以期提高全國的基礎外語教學水平。因此,近十多年來,他積極參與北京師范大學教育集團以及全國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教師培訓活動,先后在北京、天津、山東、安徽等二十幾個省市舉辦講座數百場次,他的獨特高效的外語教學方法總是給聽課老師們耳目一新的感覺,老師們普遍覺得他講的教學方法好操作,許多老師仿效后,教學效果顯著提高,而且教起來比較輕松愉快。怎樣才算一個好老師?江節明認為:“一個好教師一定是既讓自己教得輕松,又讓他的學生學得輕松,花最少的教學時間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江節明不僅是一個京城有名的資深英語教學專家,而且還是一個孜孜以求,誨人不倦、樂于著書立說的學者。他是中國教育學會會員,中國先秦史學會國學雙語研究會理事,目前還擔任了國家正規刊物《教師研修》的學術編輯;他參與北京多所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合作培養的工作,指導研究生在國外學術刊物上用英語發表學術論文。他編著的大學英語專業教材《現代英語語法概論》2017年4月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他主譯的國際著名的美術教材《成長中的藝術家》2019年1月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他主編的外教口語教材《洋腔洋調說英語》從小學到高中共20冊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滿足了新時代中小學對外教口語教材的需求。
江節明對中學的外語師生有著特殊的情感,心懷時代的責任感,心中時刻裝著同行老師和“苦學”英語的學生們,時刻都在思考著如何編寫好教材和好的教學輔導用書,切實為中學的英語教學做點有益的事,讓同行老師從繁重的備課任務中解脫出來,讓學生從“苦學”英語變為“樂學”英語。為此,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了他主編的具有獨特編寫體例、富有創新思維、趣味橫生的《金版教程》。最讓他得意的是北京大學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另一部新作《新高考英語必備知識——語法詞匯篇》。這部書是他利用業余時間花了十年時間寫成的,可謂“十年磨一劍”。新書剛剛出版,就受到不少重點大學的英語教授的高度關注,王才英教授還在《中國日版》21世紀英語教育報刊上發表書評向全國的英語教師推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