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城市水環境大會,在深圳隆重舉行?。?!
2020年10月15日上午8:30,從15日-16日為期兩天的2020城市水環境大會在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和深圳市水務局的指導下,《給水排水》雜志社聯合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深圳市水務局、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安徽雷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的支持下,在深圳隆重舉辦“2020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與流域水環境整治技術研討會暨現場觀摩會”與“第九屆城市排水防澇與雨洪控制利用技術研討會暨2020海綿城市建設論壇”兩場同期會議。
八百多名與會專家、學者濟濟一堂,深入交流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的技術路線、有效做法、優秀案例和管理經驗。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馮慧云研究員在本次會議上作題為“黑臭水體離生態恢復有多遠——兼論底泥洗脫助推黑臭水體生態修復的原理與實踐”主題報告,再推水環境治理新理念新技術——底泥洗脫技術,并詳細介紹了該技術在北戴河國家濕地公園、北京涼水河、青島膠州桃源河、福建寧德北港河等地的成功典范案例,這也是雷克環境底泥洗脫技術繼2019年福州黑臭水體治理大會后的再次亮相。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馮慧云研究員作主題報告
等等一大批治水行業專家學者共聚一堂。。。。
“黑臭水體離生態恢復有多遠——兼論底泥洗脫助推黑臭水體生態修復的原理與實踐”主題報告
2020年是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的關鍵節點,住建部和生態環境部在2018年印發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治理攻堅戰的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要超過90%。截止2019年底,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2899個黑臭水體消除2513個,消除率86.7%,其中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消除96.2%,其他地級市消除81.2%。我國水環境治理成效顯著,基本解決了群眾反映突出的水環境問題。
但消除黑臭只是水環境治理基本要求和階段性工作,水環境治理的最終目的是全面恢復水體生態。生態系統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環境四部分組成,生產者的能量貯存、消費者的能量傳遞、分解者的能量釋放,共同形成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兩大基本功能。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始于綠色植物對太陽能的固定,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等無機物合成為碳水化合物、并進而合成脂肪和蛋白質等有機物質,不僅為自身的生存、生長提供營養物質和能量,更為消費者和分解者的生存提供了能量,是生態系統能量輸入的唯一來源。在水生態系統中,沉水植物是最重要的初級生產者,是凈化水體的主體,是淡水生態系統的基石。只有在消除水體黑臭的基礎上緊緊抓住促進沉水植物生長這根“生命線”,全面推進水體生態修復,才能打造水草豐茂、魚翔淺底、水清岸綠的生態景觀。
雷克環境底泥洗脫技術
真正實現從黑臭水體到生態恢復,此間就不得不提到雷克環境底泥洗脫技術在黑臭水體治理中的重大意義。底泥洗脫技術通過物理擾動在泥/水界面產生湍流,使膠體沉積物翻滾、碰撞、摩擦,無機顆粒重力沉降、原位覆蓋,粒徑較小的膠體級污染物隨水泵出,經絮凝沉淀后壓濾外運,絮凝分離后的清水回流河道。底泥洗脫可使水體透明度不斷提高,較大粒徑的無機泥沙覆蓋河床,從而構建穩定、清晰的泥/水界面,滿足沉水植物萌發、生長的光照要求和基質條件,改善水體生境,促進生態恢復。該技術是對"廠、網一體化"治水模式的延伸和發展,使污水處理達標排放后通過河道生態消解持續、穩定地改善水質,形成“廠、網、河"系統解決方案,在北戴河國家濕地公園、北京涼水河、青島膠州桃源河、福建寧德北港河等諸多案例中得以成功應用。
運用底泥洗脫技術研發的底泥洗脫機
河北北戴河國家濕地公園治理前后對比
北京涼水河治理后沉水植物生長茂盛
青島膠州桃源河治理后效果圖
福建寧德北港河治理后實拍
項目參觀
16日下午13:30-18:00深圳“廠網河城”系統性治理的集中展示!
參觀路線1:荔枝湖零直排項目—福田河綜合治理案例-麒麟山碧道水生態項目
參觀路線2:茅洲河碧道示范段—排水管理進小區示范小區(萬安小區)—沙井污泥處理廠 :
會議主題:
一、黑臭水體治理的綜合模式、相關政策、優秀案例、成功經驗、技術路線等;
(1)黑臭水體治理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2)黑臭水體的水動力改善及水力調控技術研究與應用;(3)黑臭水體綜合治理的監督管理經驗;(4)黑臭水體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5)相關新技術、新設備等。
二、“第九屆城市排水防澇與雨洪控制利用技術研討會暨2020海綿城市建設論壇”會議主題
(1)后海綿時代海綿城市建設展望;(2)海綿城市規劃再思考;(3)試點海綿城市評價與考核;(4)典型海綿城市建設、運維與管理;(5)城市排水防澇與流域防洪的銜接;(6)城市面源污染控制與雨水收集利用;(7)城市水文與城市水循環;(8)雨水模型及水務信息化技術;
(9)新技術、材料、設備、產品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