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算上暑假兩個月的適應班,小寶跨入幼兒園已經3個月了。
有人說,人的一生有三個“斷奶期”:第1個是在一周歲時,寶寶改吃奶為吃飯;第2個是三周歲去幼兒園時,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面對完全陌生的人;第3個是十八歲成人后,第一次遠離家鄉去外地讀書工作生活(大部分)。當然,第1、2個都是精神和感情層面的。每次“斷奶”,對孩子而言,都是一個必經的成長歷程,同時,也是一次陣痛。畢竟,成長需要付出代價。
還記得送小寶幼兒園的第一天,老婆連哄帶騙的把他的小手交給老師。也許是新鮮感戰勝了陌生帶來的恐懼,擬或是大腦剎那間一片空白,小寶的表現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沒有哭鬧,只是一步一回頭的說:“媽媽你不要走,就在門口等著我。”我暗自慶幸??蓾u漸的,“斷奶”的反應愈加強烈,他先是在早上即將進入校園前哭鬧,幾次都是被老師“抱起”送進教室。后來干脆從頭一天晚上就開始嘟囔著“明天不去上學”,一遍又一遍乞求大人的承諾。老婆不愿騙他,就做思想工作,說些不上學怎么學知識、將來怎么掙錢買巧克力之類的話。后來又想出新招,許諾他:只要好好去上學,媽媽每天給你買你最愛吃的蛋糕、爸爸每個周末帶你去公園踢球……不出所料,統統沒用,你縱有妙計千條,我只有主意一個,不去!有時頭天晚上貌似思想通了,可第二天一起床,濤聲依舊。如此反復多次。而且嘟囔詞也變了:媽媽我要今天是星期六,每天都是星期六,不用去上學......直到兩眼通紅,滿臉淚水。我心一軟:“今天不去了,明天再去?!毙毷直骋荒ㄑ蹨I,說:“那就每隔一天才去一次,而且要媽媽去送。媽媽在學校不能走,站在學校門口讓我能看見。”算是條件。我別無選擇,每次都滿口答應,好好好,一定一定!好幾次老婆接他放學回家的路上,小寶問:“媽媽,我向學校門口看,怎么沒看到你,你是不是偷偷上班去了?”答:“今天太陽很大,天氣熱,媽媽躲到學校門口的樹蔭下涼快去了?!毙毸菩欧切?,不置可否。
這樣的“斗智斗勇”持續了兩個多月,小寶的表現也一次次的刷新著我們的預期和認知。我的耐心猶如一根彈簧,被無限地拉長、拉長,幾近繃斷。直到前幾天,老婆翻看小寶班級微信群老師發的圖片,忽然驚喜道:“快看快看,滑滑梯上的小寶,臉上有笑容了!”的確,小寶入園上學以來,每天總撅著嘴,無精打采的。我還一度擔心別給憋屈病了,影響了身體發育。這難得一見的笑容,讓我長舒了一口氣。今天老師發在群中的視頻,更是讓我此前的憂慮一掃而光:只見一排排小朋友席地而坐,跟著老師邊唱歌邊做手勢動作。這小子大概嫌坐著太拘束,驀地站了起來,又唱又跳的。于是帶動更多的小朋友站了起來、跳起來、笑起來,手舞足蹈,很快“亂”成了一團……
我很欣慰。因為小寶已成功度過了第二個“斷奶期”??杉毤毱愤疲虍敳恢谷绱?。小寶在成長,其實,我們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