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3日最新情況 滁州無新增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
2020年7月3日0-24時,安徽省報告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無新增本地疑似病例,無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截至7月3日24時,安徽省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990例,治愈出院984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例,治愈出院1例;累計報告死亡病例6人。尚在醫學觀察1人,累計醫學觀察29407人。
2020年7月3日0-24時,安徽省報告無新增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0例,解除隔離0例。截至7月3日24時,全省無癥狀感染者均已解除醫學觀察。
來源:安徽省衛健委
2,陶明倫:細化防汛救災措施 完成禁捕退捕任務
7月1日至2日,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省委宣傳部部長陶明倫沿長江重要支流滁河、淮河下游干流高郵湖實地督導防汛救災和禁捕退捕工作。督導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把各項責任和措施進一步抓緊抓實抓到位。
市委書記張祥安,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長李寶君陪同督導。
督導強調,滁州市有大中型水庫48座、小型水庫1000多座,防汛任務艱巨繁重。要緊盯薄弱環節,加強巡查防守,加大查險除險工作力度,確保重大汛情期間河湖安瀾、生命無恙;要密切關注雨情、水情、汛情、災情變化,細化工作預案,明確職責分工,加強監測預警,做好各項準備,切實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圍繞“六無四清”目標要求,扎實做好禁捕退捕工作,全面查清漁民底數、漁船底數、漁網底數,建立捕撈、運輸、銷售、餐飲“一條龍”的治理鏈條,構建常態長效的監管機制,做到應禁全禁、應退全退,確保高質量按期完成目標任務。
來源:滁州日報
3,滁州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保障標準
滁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提高
全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全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根據國務院《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國務院令第649號)和《滁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滁政〔2014〕51號)等精神,市政府決定,自2020年7月起將全市城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628元。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標施保,做到應保盡保,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滁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6月28日
滁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提高全市特困人員保障標準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進一步健全我市特困供養救助體系,保障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權益,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實施意見》(皖政〔2016〕102號)要求,市政府決定,將全市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900元,其中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財政補助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700元和640元。
將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250元,其中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財政補助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950元和900元。自理、半護理和全護理人員照料護理標準分別不低于基本生活標準的10%、15%和20%。新的保障標準從2020年7月執行,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嚴格按新的保障標準做到應保盡保,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滁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6月28日
4,滁州市衛健委發布7月傳染病疫情提醒
記者從滁州市衛健委獲悉,7月,溫度逐漸上升,天氣日趨炎熱,蚊蟲活動日益頻繁,腸道傳染病和蟲媒傳染病發病有逐漸增多的趨勢。近期,新冠肺炎在部分省市出現聚集性疫情,本著“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原則,我們仍需做好新冠肺炎常態化防控工作。在此,滁州市衛健委提醒您,應注意預防以下幾種傳染病:
0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
傳播途徑:呼吸道飛沫、直接接觸等。
臨床表現:以發熱、乏力、干咳為主要表現。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癥狀少見。約半數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值得注意的是,重癥、危重癥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部分患者起病癥狀輕微,可無發熱,多在1周后恢復。多數患者預后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預防措施: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者N95口罩。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室內的通風換氣。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增強免疫力。密切關注發熱、咳嗽,出現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02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是由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床表現以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為主要特征,少數患者病情較重且發展迅速,可因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傳播途徑:蜱蟲可能是該病的主要傳播媒介,攜帶病原體的蜱蟲叮咬人后,導致病毒進入人體而發病,直接接觸危重患者或帶毒動物的血液等體液也可傳播。
臨床表現:起病急,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體溫多在38℃以上,重者持續高熱,可達40℃以上,部分病例熱程可長達10天以上。伴乏力、明顯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部分病例有頭痛、肌肉疼痛、腹瀉等。查體常有頸部及腹股溝等淺表淋巴結腫大伴壓痛、上腹部壓痛及相對緩脈。
預防措施:避免在蜱蟲滋生的環境中坐臥停留;做好個人防護,專業的防護要做到“五緊”,將雙袖口、雙褲腳和領口等處扎緊;戶外活動后要檢查衣服上是否有蜱蟲;裸露的皮膚涂抹趨避劑,可維持數小時有效。
03登革熱
登革熱(dengue)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
傳播途徑:主要通過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傳播
臨床表現:發熱,肌肉、骨關節劇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現皮疹、出血傾向、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減少、血小板減少等。尤其是有東南亞、南美國家旅居史的患者,應及時告知接診醫生。
預防措施:清除蚊蟲孳生地,如傾倒積水,改善環境等;做好防蚊措施,如使用蚊香液、蚊帳、紗門、紗窗,涂抹蚊蟲趨避劑等。
04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
傳播途徑:消化道、呼吸道等。
臨床表現:大多數患者癥狀輕微,以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疹、皰疹和全身性發熱為主。
預防措施:可以接種疫苗(可預防EV71腸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加強幼兒、兒童衛生意識;做好兒童常用玩具以及學校等集體場所的消毒工作;患病兒童居家或住院隔離治療等。
05腸道傳染病
腸道傳染病是指各種病原體經口侵入腸道,并能由糞便排出病原體的一類疾病的總稱。腸道傳染病包括霍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副傷寒、其它感性性腹瀉病等。
傳播途徑:經水傳播、食物傳播、接觸傳播。
臨床表現:大多數腸道傳染病發病會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不振等胃腸道癥狀,有些伴有發熱、頭痛、肢體疼痛、全身中毒癥狀,若治療不及時,可引起嚴重的并發癥,甚至導致死亡。
預防措施: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對糞便、垃圾和污水的衛生管理,發動群眾開展除四害運動。 講究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常剪指甲、勤換衣服。不喝生水,菜要燒熟煮透,吃剩的菜放在冰箱里過夜,食用時應重新回鍋加熱。
來源: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5,截至5月底 滁州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72.64億元
今年以來,滁州市出臺《關于應對疫情支持房地產和建筑企業發展的通知》,在有序恢復商品房銷售、減輕企業資金負擔、適度放寬預售條件等6個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積極提供支持。截至5月底,滁州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72.64億元,同比增長2.2%。
來源: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6,滁州體育館對應屆高考、中考生免費開放
記者從滁州市教體局獲悉,為讓廣大考生度過一個輕松、愉快、健康的假期,滁州體育館現面向2020屆高考、中考考生實行免費開放。
一、免費開放區域1、體育館室內羽毛球場地、籃球場地(指定場地);2、全民健身活動中心(乒乓球館、健身房)。
二、免費開放時間2020年7月10日至8月31日每天上午8:00—11:30
三、免費開放期間注意事項1、考生憑本人準考證原件登記后,再進行疫情防控核驗,即:掃安康碼、體溫檢測、佩戴口罩、實名健康登記后,方可進入體育館。2、在此期間,體育館如遇重大體育賽事、活動或維修將提前通知暫停對外開放。3、場館不提供個人器材出租服務,請自備個人運動器材。4、請考生在進行體育活動時注意安全,因運動出現意外傷害等情況,本館不承擔任何責任。5、請自覺遵守館內各項規章制度,服從館內工作人員管理,愛護場館內的一切設施,如因人為損壞將追究經濟賠償責任。
來源: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7,滁州市皇甫山國有林場榮獲“2019年度全國十佳林場”榮譽稱號
近日,中國林場協會頒布“2019年度全國十佳林場”名單,滁州市皇甫山國有林場獲得“2019年度全國十佳林場”榮譽稱號。
滁州市皇甫山國有林場經營總面積13.37萬畝,森林蓄積量69.9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高達87.6%,是集國有林場、國家森林公園、省級自然保護區為一體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來源: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8,涉及金額超10億 滁州破獲一起特大地下錢莊案
記者從滁州公安部門獲悉,近日,在公安部經偵局和安徽省公安廳的直接領導指揮下,滁州、來安兩級公安機關協同作戰,一舉破獲“4.26”特大地下錢莊案,這是安徽省今年以來破獲的首起利用“第四方”支付平臺從事非法資金支付結算的特大地下錢莊案件,也是滁州歷史以來首次。該案犯罪網絡涉及安徽、四川、山西、河南等8省市,資金交易量10億余元,警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4人,扣押手機72部、電腦40臺、銀行卡100余張。
2020年初,安徽來安警方對一滁州籍人員買賣銀行卡線索情況進行研判和擴線經營,發現一個非法從事網絡資金支付結算地下錢莊犯罪團伙線索。
4月26日,滁州市公安局成立專案組并由來安縣局立案偵查,專案組先后調取數百萬條資金數據進行穿透分析,關聯出六十余個疑似涉案人員的身份信息。經研判分析工作,專案組最終發現一個盤踞在四川成都、河南三門峽、山西運城等地從事地下錢莊犯罪的團伙,該團伙租用境外服務器在國內網站上搭建非法資金結算平臺,為網絡賭博、電信詐騙等上游犯罪漂白和轉移“黑灰”資金。
2020年5月中旬,該案上報公安部經偵局提請發起“殲擊20”打擊地下錢莊專項行動云端集群戰役,5月21日,公安部經偵局部署安徽、四川、河南、上海、廣西等8省市公安機關開展同步打擊行動。
5月22日,在滁州市公安局的統一指揮,來安警方組織警力赴河南、山西、四川等地協同當地公安機關開展收網行動,成功抓獲了以支付寶收款二維碼為接受資金起點的“碼商”犯罪團伙頭目史某(男,38歲,河南省三門峽人),以非法“第四方”支付平臺為資金中轉提供服務的平臺負責人徐某(男,40歲,河南省三門峽人),為網絡賭博等“黑灰”資金提供“秒接”盤口的犯罪團伙頭目唐某龍(男,33歲,四川成都人)等14名犯罪嫌疑人。
截至目前,在來安縣公安局抓獲的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中,5名嫌疑人被依法批準逮捕、另外2人已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此外,通過發起云端集群戰役,陜西、四川、河南三地警方共抓獲7人,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來源: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