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春節過后,我被安排到合肥市包河區大圩鎮金葡萄家園小區值崗,有幸以機關黨員的身份,奔赴疫情防控一線。
我每天和“戰友們”一起認真做好站崗查證、測量體溫、登記信息、勸返隔離、代購服務等工作,這些事看似簡單,實則責任重大,直接關系著小區內兩萬多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特殊時期,這是一個十分神圣而重要的崗位,能為小區兩萬多居民的生命安全站崗盡責,我感到自豪、驕傲!
一段時間下來,老百姓看到了在疫情災難來臨時,黨員干部沖在一線,擋在前頭,為老百姓負起責任;工作人員明白了,雖然在特殊時期,對居民有許多特殊的要求(比如每次出入都要憑出入證,而且每兩天才允許每家一個人出入采購生活必需品、外來返程人員還需要居家隔離等等),給居民的生活帶來許多不便,但群眾都積極配合、遵守政府頒布的各項規定。干部和群眾齊心協力、共克時艱。
為方便工作,我們在小區門口臨時搭建了一個辦公室:一頂帳篷,一張條桌,四個板凳。手提電腦、筆紙等用品,工作人員根據需要自備。辦公室雖然設備簡單,但是作用極大,大家的工作效率也極高。每天外地回來的上百個人員,全靠這個辦公室完成登記、勸返和隔離工作。這個鎮所有村的村干部們,全部輪流到這個辦公室來現場辦公,我也有幸親身見識到一線基層干部的整體精神風貌。他們大多有學歷有能力,年輕開朗,朝氣蓬勃,說話和氣,干勁十足。在工作中,大家都團結互助,吃苦耐勞,精明能干。女干部們也同樣沒有雙休日,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但是大家毫無怨言,積極投身于這場“人民生命健康保衛戰中”。
省內外來的返鄉人員,一度在辦公室前排成了長長的隊伍,村干部們有條不紊地忙著登記、勸返和隔離工作。我很佩服這里的村干部,他們對返鄉人員的情況了如指掌,返鄉人員只要報上村名和姓名時,他們就知道返鄉人員住在第幾村民組,之前做過什么工作,有過什么成績,性格有什么特點,甚至連他們重要的幾個親戚的名字和職業都能說出來,真神了!寒暄幾句后,確認無誤,大家都喜上眉梢,鄉音鄉情、回家的感覺立即暖上心頭,在一團和氣中完成居家隔離等工作。
奮斗的時光最難忘、最美麗,我忘不了和他們一起工作的那個夜晚。那天晚上,大約十一點多,天空飄著大雪,橘紅色的路燈柔柔地照著雪地,雪花不時飛進帳篷里,我們在帳篷里凍得直哆嗦。就在我們以為可以松口氣時,又緩緩駛來一輛車,車上下來一家三口,年輕的夫妻帶著個4歲左右的小女孩。夫妻倆衣著簡樸,登記時得知,他們是在此租房的打工人員,因雪大封路等原因,開了9個多小時車才到這里,累得夠嗆。按照要求,外來人員要視情勸返或采取隔離措施,當幾個年輕的女村干部看到疲憊的小女孩時,都擔心勸返后孩子身體吃不消,便提出采取隔離措施。夫妻倆聽后感激不盡。看到他們筋疲力竭的樣子,同樣疲憊的我們,一起幫著他們從車上卸下米、油、菜、大包小包的衣物、行李箱等物品,我們拎著物品,帶上居家隔離的封條,護送他們進入小區。特殊時期,小區的夜晚顯得格外寧靜,頭頂的雪花慢慢地飄著,道旁的路燈靜靜地亮著,腳下的積雪咯吱咯吱地響著,走過廣場,路燈把我們的身影越拉越長……
前方的勇士奮勇戰“疫”,后方民政鼎力防控。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參與者,都是戰士。我在一線連續工作了30多天,感受頗多,獲益匪淺。我們對即將取得這場戰“疫”的全面勝利,充滿信心,底氣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