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那天,幾個朋友約好來看我,為盡地主之誼,晚上便安排他們在小城一家有名的酒樓小聚。
好友相聚,少不了詩酒助興。一番推杯換盞、觥籌交錯過后,幾個朋友個個是酒酣耳熱,醉眼蒙眬。
酒足飯飽之后,幾個人勾肩搭背,踉蹌著下樓,在酒店門前告別。目送他們遠去,我正要回家,忽然想起自己的公文包還落在房間里,遂返身上樓。
此刻,二樓已人去樓空,很多包廂都是黑黢黢的,只有我們剛才喝酒的包廂里還亮著燈。大概是服務員在收拾殘局,我想。
樓上靜悄悄的。包廂的門虛掩著,我輕輕走過去,推開門,忽然看見一個服務員,正背對著門,在吃桌上的剩菜。
聽到動靜,服務員轉過臉來,猛然看到我,真像見了鬼一樣,下意識地“啊”了一聲,嚇得趕緊吐掉嘴里的東西,然后閃到一旁,驚恐地站在桌邊。
平生第一次碰到這種難堪的事情,前面喝下去的酒,這會兒一下醒了大半。我愣在那里,一時進退兩難,不知如何是好。
再看那位服務員,此時正像木樁似地杵在那里,垂首低眉,滿臉緋紅,雙手局促不安地絞弄著衣角,那表情就像一個做錯事的孩子,準備隨時聽候大人的責罵和發落。
服務員年齡尚小,臉上甚至還帶有幾分稚氣,大概是剛出校門的學生。盡管她穿著肥大的工作服,但憑著我的眼力,一眼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位來自農村的小姑娘。
小姑娘是我們包廂的服務員,剛才只顧忙著招呼幾個朋友,一直沒注意到她。這會兒,小姑娘像困在籠子里的一只小老鼠一樣,渾身禁不住瑟瑟發抖,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
興許是初來乍到,小姑娘還不懂酒店的規矩,怎么能動客人的東西?哪怕是剩菜。也許是小姑娘餓極了,現在已經晚上9點多了,饑腸轆轆之下,便偷吃了幾口剩菜,墊墊肚子。還有一種可能,小姑娘來自農村,過慣了節儉的日子,看到滿桌子的剩菜,覺得倒掉可惜了,所以就在客人走后,偷吃了幾口。
萬萬沒想到,我下樓后又突然折了回來,讓小姑娘措手不及。更難為情的是,她偷菜吃的一幕場景,正好讓我撞見,要是傳出去真是丟人死了,弄不好還要被老板開除。這可能就是小姑娘害怕我的原因。
看到小姑娘羞愧的樣子,我心里有些不忍,嘴里輕描淡寫地說:“沒什么,別浪費,吃掉好”。然后像什么事也沒發生一樣,走到原來的座位上,拿起包,匆匆走出包廂。
在做這一切的時候,我盡量裝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只是想讓現場的尷尬氣氛盡早結束,也想讓小姑娘盡快擺脫這種窘迫的狀況。在下樓的時候,我雖然沒有回頭,但還是感覺到,身后的小姑娘似乎對著我的背影鞠了一躬。
十多年過去了,這件事我一直記在心里。想必,那位小姑娘現在已經結婚生子,不知她是否還生活在小城里,是否還記得當年所經歷的這件事情,是否還記得當年我這個讓她尷尬萬分的大叔?
《菜根譚》里說:“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蕓蕓眾生,你我凡人,誰都會有遭遇尷尬的時候,誰都會有蒙受難堪的事情,適時、恰當地給別人一個臺階下,既是給他人一種解脫,也是給自己一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