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晌午,明艷的陽光盡情傾瀉開來,映照得大地一片亮晃晃的暖黃,顯得格外耀眼和鮮麗。這個新春,因為新冠肺炎的突然來襲,感覺自己寂靜得太久,在這一刻似乎悄然緩解。
陽光下,依山而建的農家庭院里,總能聽到脆生生的鳥語,也不乏雞鳴犬吠的唱和;微風輕拂樹梢發出細嫩的聲響,門前的菜地青翠著早春的氣息;屋頂的炊煙輕緩而隨意地升起,裹挾著草木和飯菜的味道;對面山崖上的冰凌在陽光下閃爍著光芒,向春天做著最后的打量;湛藍的天空博愛地將一切都攬于懷中,包括我,依偎在腳邊的小狗,偶爾三三兩兩跳躍在場地上覓食的麻雀。此時的鄉村,寧靜而美好。瞬間,我有一種強烈的感覺,自己就置身在水墨丹青的畫卷之上。
信手翻出擱置已久的書,擇一處能盡情沐浴暖陽又背風的院角,開始享受起來。這是一本叫做《就戀這把土》的書,是我縣草根作家作品選集。前年臘月,縣作協一行領導不顧風雪不辭辛苦地送來,說是他們精心挑選的,希望能對我寫作上有所幫助,并囑咐我空閑時間多看書,多學習,多充實自己。看著那厚厚的一摞放置許久沒有動過的書,心里好一陣慚愧,自責沒有用心地好好讀書,辜負了大家沉甸甸的心意。也暗下決心,在這個全民宅家抗疫的非常時期,靜下心來,好好地為自己充充電,讓精神狀態得以提高,借以擺脫身體的禁錮。打開書,一首小詩映入眼簾:“給我一點時間/讓我站在夕陽的山畔/閉目遐思/追溯那已過的流年/給我一點時間/讓我放眼于湛藍的天空/靜看云卷云舒/讓思緒隨云飄向遠方……”
“給我一點時間”,這句話重重地撥動了我的心弦。想想自己,許久以來,時間對于我來說,是生命給予的最“廉價”的饋贈,我龜縮在時間的角落里,等待著日出日落,月盈月虧,我甚至不想抬頭看一看高遠的天空、飛翔的小鳥、屹立千年的青山,也不去在乎下雨就會蓄積、天晴就會干涸的河流塘堰,哪怕它們具有真正的靈性。更不懂得靜聽山風自由吟誦、體會山雨恣意歌唱的美妙。此時,我深深地譴責自己,辜負了大自然的饋贈,虛度了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大好年華。
歲月,如同一列高速運轉的動車,風馳電掣,一路高歌。這個春節,卻被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逼停,人類的秩序被惡意干擾,一場災難叫停了所有的熱鬧和喧囂。大家轉移了歡歡喜喜過好“中國年”這個千載傳承的話題,幾乎都進入了居家防疫的境地。有生以來,我從未如此地放不下手機,從未如此地關注過數據的更新,從未如此地祈盼拐點的出現。這是一場人類與時間的賽跑,這是一場智慧與魔鬼的較量,每一分鐘都關乎生死,每一秒鐘都關系存亡。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我們怕過,怕病魔無情,怕生命無常。尤其是多次經歷過病痛折磨甚至生死考驗的自己,更是忐忑不安。但我們相信科學,相信眾志成城,完全可以共克時艱;相信所有的春天從來都不會缺席,萬事萬物即將回歸從前,恢復正常的狀態。陽光下,我雙手合十,舉過頭頂,祈禱歲月平安,山河無恙!
透過虔誠的雙手,看到陽光在指縫里聚成一個透亮的圓,天空是那么湛藍,飛過的黃鶯聲聲脆囀,曬著太陽的小狗也睡得正酣。環顧四周,只見屋后的小樹林里,羊媽媽聲聲叫喊著四處撒歡的小羊羔,“咩咩”聲綿軟而溫暖;稻場邊上的一排紅葉石楠,開始冒出了赭紅色的尖尖的嫩芽兒,菜地里的豌豆苗正努力地挺身、拔節;整齊有序地晾曬的衣被,散發著陽光特有的清香;輕細的小風,似乎也在認讀著書上的字詞,紙墨在陽光里散發出一股淡淡的香氣。這一刻,容身的小世界是如此靜好。
合上書,閉上眼睛,做一次深呼吸,開始聆聽。伴隨著心跳,我仿佛聽到了百草發芽破土而出的聲音,聽到了春風吹拂楊柳吐綠的聲音,聽到了大雁回歸春花勃發的聲音……當然,更聽到了大自然經過風雪的洗禮、寒冬的考驗終于滿血復活,奔赴春天盛會的聲音;聽到了病毒消除、陰霾散盡,人們歡呼雀躍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