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親孫子也不行!現在是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不是本小區居民,一概不能進!如果實在想得不行,可以用手機視頻看嘛。”我當志愿者第一天到小區報到,就看到小區大門口一個保安正高聲阻攔一位老者。“他就是大喇叭,是這個小區的物業經理。說話沖,嗓門大,居民就給他起了這個綽號。大喇叭雖然脾氣暴些,但是工作特別認真負責。”社區書記指著那個保安對我說。
“我這人嗓門大脾氣暴,不招人待見,以后在工作中還要多多包涵。”社區書記把我們介紹認識后,大喇叭開始自謙起來。我打量他一下,肥大的保安服裹在偏瘦的身體上顯得有些滑稽,保安帽沒能遮住幾綹花白的頭發,飽經滄桑的臉龐顯示年齡至少在六十開外。沒聊上幾句,他的電話就響個不停,有居民咨詢如何辦理出入證明的,有詢問在哪里能買到口罩的,還有問幾天能出去買一次菜的,他都在電話里很耐心地一一作答。我說你這個經理挺忙的,他苦笑道:“什么狗屁經理,說實話就是個保安隊長,手下也就管六七個保安。”
對小區來說,管控人員進出,是疫情防控的頭等大事。這方面,大喇叭可謂恪盡職守兢兢業業。一天,一個頭戴鴨舌帽臉蒙口罩的小伙子向保安老李掏出一張出入證明,老李沒有細看,準備放行。就在小伙子跨進大門的瞬間,大嗓門向小伙子大喊一聲“慢著!”他大步流星跑到小伙子面前,叫小伙子把帽子取下來,問他是干什么的,小伙子囁嚅著說他家住這個小區。大喇叭檢查他的出入證,露餡了,出入證上的印章是其他小區的。原來小伙子不住這個小區,他來看望舅舅,企圖用其他小區的出入證蒙混過關。不料遇到了大喇叭這個“火眼金睛”,被拒之于門外。我們都稱太神了,大喇叭哈哈一笑:“小樣,戴著鴨舌帽就想混進來,太自不量力了。這個小區的居民我百分之百認識,每個人的走路姿勢、背影我都熟悉。”眨眼之間他又繃緊了臉:“老李,以后工作要盡心盡責,切不可粗心大意啊。”
大喇叭按章辦事,不徇私情。他的親侄子也住在這個小區。一天,他侄子開車從外面回來,保安一看是他侄子,準備抬桿放行,這時他恰好巡邏回來,對著保安吼道:“車子一律不準進,這個規定你知不知道?”又對他侄子吼:“你大爺我不是什么大官,你想砸我的牌子毀我的名聲?”他侄子撇了撇嘴:“幸虧當個保安隊長,要是當個鄉長局長啥的,更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小兔崽子,太渾球了。”大喇叭準備躥上去揍他侄子,他侄子倒車一溜煙跑掉了。小區居民每兩天可外出采買一次,大喇叭家就住在本小區,他也這樣嚴格要求他的老伴,絕不搞特殊化。他的對門鄰居劉大媽,是個閑不住的主,每天都到值勤點軟磨硬泡要出去買菜,大喇叭總是嚴詞拒絕。每次劉大媽悻悻而歸,嘟囔著罵他心腸硬沒人性。他大聲回應,別不知好歹,這是為你好。
每天早上七點和下午五點,大喇叭都親自上陣,和他的同事到每個樓棟進行消毒。消毒之后,他就拎上小喇叭,開始在小區里轉悠,宣傳防疫知識。“大喇叭開始廣播啦:各位居民朋友,防疫期間少出門,不聚集,勤洗手,多通風,出門一定戴口罩。”“大喇叭提醒您,每家每戶每兩天可派一人外出購物。”“大喇叭現在播報縣防疫指揮部第五號、第六號通告……”大喇叭提著小喇叭,聲音洪亮,步履鏗鏘,就像一位身經百戰的將軍,指揮著千軍萬馬在沖鋒陷陣。
有時我和他共同值班,通過閑聊,我才知道他原先在農村干過村支部書記,后來年齡大了,他主動讓位于村里的年輕人。怪不得他有高超的領導水平,他把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工作要求很嚴很細。對進出小區的每個人,要求仔細檢查證明,測量體溫。對送外賣的、送快遞的、探親訪友的,一概拒之門外,不得入內。對小區環境一天兩次進行消毒,特別對電梯間進行嚴格的消毒。在每個單元樓道口,張貼市縣最新通知和防疫明白紙,對在小區小廣場聚集聊天的居民進行驅散,對外出不戴口罩的居民進行嚴肅批評,不戴口罩不準外出。小區五百三十多戶一千九百多人,每家每戶他都牽腸掛肚。
一天晚上,我和大喇叭值夜班。十點左右,天開始下雨,又刮起風來,且越刮越大,氣溫也開始下降。值班的帳篷四處漏風,在狂風暴雨的“攻擊”下飄搖不定,我倆凍得瑟瑟發抖。我勸他回家休息,我一個人值班就行。他搖搖頭說:“我倆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我怎么能丟下你。”我們天南海北地聊著。他的子女都事業有成,家庭經濟條件很好,兒女勸他不要干這個保安,在家養老就行。他是個閑不住的人,沒事干他渾身骨頭疼,很不自在。兒女拿他沒辦法,由他去了。他說干保安每天生活很充實,活得很開心。我問他對防疫工作為什么這么認真,他說先講小道理,他家住在這個小區,如果他工作不負責,萬一病毒侵入這個小區,小區居民包括他的家人都是受害者,他這個守門人就罪莫大焉;從大道理講,他是個黨員,國家有難小區居民有難,他就得沖鋒在前,否則,老百姓會罵娘,說他連個普通群眾都不如。
第二天早晨,風停雨歇,太陽如期升起。面前裹著棉被坐了一夜的大喇叭,打了幾個哈欠,伸了幾下懶腰,看了一眼手表,又喊了起來:“一會兒大喇叭要開始廣播啦。”
這個六十多歲的老人,時刻守護著近兩千人的安全。看著他的背影,我心緒飛揚,就想寫篇文章贊揚他。噢,差點忘了,大喇叭的真名叫榮德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