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浙江發布”發布消息,3月29日,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2024年浙江省委一號文件新聞發布會。
在發布會上,浙江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王通林談到,近日浙江一位“90后”女生家里養蝦遇到了問題,上午在網上向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求助、下午問題就獲得了解決。
王通林說,“浙江一位‘90后’女生,她家里是養蝦的,最近蝦苗轉換池塘出現死亡,情急之下這位女生向我們農業農村廳的官方公號求助,試試看,但沒想到當天下午她就得到了我們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專家的現場救助,解決了這個問題。她全家就很感激。之后她發了一個長文實名點贊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網友為浙江省委省政府為民高效率辦事和貼心服務點贊。”
“這是對我們各級機關干部的一個鼓勵、一個鼓舞。我向大家保證,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的干部專家,工作崗位一定是在田頭、在池塘邊,浙江農業‘雙強’行動(科技強農、機械強農)也永遠是為農民服務的,為農民解憂解急,助力農民的共同致富。”王通林說。
據此前媒體報道,3月27日,在杭州從事電商工作的“90后”女生小王發布“實名感謝浙江農業農村廳、淡水水產研究所”的帖子獲得多名網友點贊和評論。
小王是溫州永嘉人,父母在湖州南潯區養殖60多畝沼蝦,今年1月采購了幾十萬元蝦苗,在溫室大棚培育。
3月24日,小王給母親打電話時得知接連幾天大棚里都有一些蝦苗死亡。25日8時許,她通過在線政務協同平臺“浙里辦”搜索,判斷省農業農村廳應該有辦法解決,便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留言,稱父母養殖的蝦苗出現問題,問是否可以幫忙聯系專家;11時左右小編回復,稱正幫她聯系專家;15時左右,小王聽父母說,專家已在電話里進行遠程指導。
求助頁面(來源:潮新聞客戶端)
據報道,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主任高強,是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湖州綜合試驗站站長,服務的漁農超過8000戶。“我接到廳官微轉來的養殖戶求助信息,立刻給對方打去了電話。”正在出差的高強,通過電話向小王的父親了解情況,提供建議。27日蝦塘已經基本恢復正常,沒有蝦苗死亡了。
高強分析,因為是分池后出現蝦苗死亡,而且新池比原池的溫度低了2℃,那么很有可能是蝦苗出現了應激反應,體質較弱,或者處于脫殼階段的蝦苗不適應新環境容易死亡;另外,盡管新池做了消毒處理,但是由于那幾天氣溫較低,氣壓不足,也會導致蝦苗死亡。
因此,高強建議,首先用抄網將新池中的死蝦盡量撈起,然后用維生素C來抗氧化,防止應激反應,最后看看周邊有沒有其他消毒好的新池,溫差與原池在1℃以內,放10-20只過去試水,試水正常后再安排轉池。
3月28日下午,高強還專程趕到湖州南潯善璉鎮的沼蝦養殖基地,現場指導。
近年來,浙江數字政府、數字政務不斷深入民生領域,給廣大群眾帶來更便利的政務服務。此次網上求助,也讓浙江為群眾、企業服務的總入口“浙里辦”再次上了熱搜。
據潮新聞客戶端此前報道,自2014年上線以來,“浙里辦”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立足企業、群眾辦事視角,通過強化數據共享、重塑辦事流程、深化業務協同,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間,提升政務服務效率。(據政事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