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15日)從最高人民法院了解到,目前,全國具有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管轄權的基層法院已達558家,全國30個地區實現知識產權調解組織全覆蓋,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不斷增強。
最高法介紹,目前,我國已形成以最高法院知識產權審判業務部門為牽引、4個專門知識產權法院為示范、27個地方法院知識產權法庭為重點、各級法院知識產權審判業務部門為支撐的專業化審判體系。全國具有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管轄權的基層法院達558家。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審判三合一改革有序推進,促進民事維權、行政查處、刑事制裁有效銜接。
健全完善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大懲罰性賠償力度,2022年侵犯知識產權案件判賠額較2018年增長153%。在一起技術秘密侵權案中,法院適用5倍懲罰性賠償,判決被告連帶賠償損失3000萬元及合理開支40萬元,向社會明確傳遞了嚴懲嚴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強烈信號。
此外,人民法院還公正高效審理涉外知識產權案件,平等保護中外權利人合法權益,越來越多外國當事人選擇在中國解決知識產權糾紛。2022年,全國法院審結涉外知識產權一審案件近9000件。同時我國還積極參與國際知識產權治理,為全球知識產權治理體制向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據中國新聞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