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自古有著 " 中吳要輔、八邑名都 " 的盛名。如今在常州,既能看到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能看到繁榮發展的現代文明,更能觸摸常州人崇文重教、崇德向善、崇實敢創的人文特質。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
10 月 21 日下午," 常州高質量發展大調研 " 暨 2023 年全國主流媒體看常州采訪調研團來到常州老城廂,充分感受常州文商旅融合發展的魅力。
老城廂里的 " 文化會客廳 "
" 一條青果巷,半部常州史 "。采訪調研團一行首先來到了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
作為常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 " 活化石 ",青果巷是不少外地游客閱讀常州的 " 第一扇窗 "。
這條小巷全長近千米,先后孕育出百余名進士和一大批名士大家,如唐荊川、瞿秋白、盛宣懷、周有光、趙元任、史良、劉國鈞 …… 被譽為 " 江南名士第一巷 "。
青果巷文化記憶館、史良故居、周有光圖書館、唐荊川紀念館、趙元任藝術中心、常州盟史館 …… 街區精心打造的 "1+7+N" 名士博物館群落,充分展示著青果巷獨特的名士文化。
粉墻黛瓦,曲徑通幽。在常州前后北岸歷史文化街區,蘇東坡紀念館隱于鬧市之中。采訪調研團第二站便來到此處。盡管從未在常州為官,蘇東坡對常州卻情有獨鐘。風風雨雨幾十年中,他曾 14 次來到常州并終老于此。" 獨徘徊而不去兮,眷此邦之多君子 ……" 蘇東坡十分喜歡常州,他曾兩次上表朝廷,希望定居常州。他留下與常州有關的詩 66 首、詞 10 首、散文 103 篇,對常州的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 A35 紅盒子
從前后北岸一路往東,采訪調研團來到了老城廂新地標 "A35 紅盒子 "。
這里曾是常州老圖書館的舊址,按照 " 文旅 +" 的發展思路,常州用兩年時間進行改造提升,打造出了 "A35 紅盒子 " 城市藝文生活空間,于今年 8 月正式對外開放。
建筑外,陶紅色的外墻非常醒目。建筑內,紅與白的色調氛圍兼具古典與潮流。" 紅盒子 " 建筑總面積 1.2 萬平方米,以美育浸潤、書香閱讀、生活雅集為主要業態定位,輔以時尚潮玩、輕食餐飲等配套服務。
紅盒子五樓設有常州全市第 40 家 " 秋白書苑 "。這是常州唯一一家以 " 東坡文化 " 為主題的 " 秋白書苑 "。書苑內開辟了 " 東坡雅集 " 書籍專區,匯集了近千冊東坡文化方面的書籍。
"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常州的文化底蘊確實深厚。" 春城晚報總編輯趙文宣表示,他少年時就知道常州,此次第一次來到常州,就被這座江南歷史文化名城深深地吸引了。" 常州的名士文化真的厚重,居然走出了這么多大咖,這些名人資源值得被好好保護和利用。"
加快文商旅融合發展
老城廂是常州的 " 根 " 和 " 魂 "。自老城廂復興發展工作啟動以來,一批批重點項目加速推進,常州的 " 根 " 和 " 魂 " 不斷煥發出新魅力。
與 "A35 紅盒子 " 隔路相望,煥新歸來的常州市工人文化宮,歷經三年改造提升,也于今年 8 月再度開放。這座 " 工人的學校和樂園 ",圍繞城市會客廳、文化演藝舞臺、教育培訓課堂、傳統文化陣地的新定位,為全市職工和市民游客們提供更多服務。
今年 4 月中旬,常州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文商旅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舉行文商旅融合發展大會,拿出 10 億元補貼資金,打出文商旅融合發展 " 組合拳 ",加快建設長三角文旅中軸、休閑度假中心,讓常州成為近悅遠來的文化會客廳和旅游首選地。
為了提升常州中心城區文商旅消費承載力、競爭力,常州積極打造城市消費地標,有效整合老城廂歷史文化資源、商貿會展資源、濱水岸線資源,統籌實施總投資超 300 億元的老城廂保護更新項目,加快建設止園、大觀樓、季子文化展示中心等文旅地標,重點推進老西門、青果巷、大廟弄等歷史片區更新,一體推動文化宮—南大街等傳統商圈復興,重現 " 中吳要輔、八邑名都 " 盛景。
常州文旅火力全開
9 月 26 日,位于天寧區的萃園正式開放,吸引眾多市民和游客們打卡,一度成為常州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最熱門的打卡地。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燈火闌珊的千年運河與古建筑、園林交相輝映,昔日常州園林的風采和魅力得以再現。
10 月 8 日,2023 中國常州科技經貿洽談會開幕。大觀樓及止園建設工程項目完成簽約。項目將以 " 三吳第一樓 " 大觀樓和 " 中國園林藍本 " 止園的復建為契機,打造集城市景觀、展覽陳列、文化消費于一體的 " 東塔西樓 " 老城廂歷史風貌,再現 " 江南園林看常州 " 的盛景。
一個又一個文旅地標的出現,賦能了城市更新,為常州推進文商旅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年來,常州文旅始終堅持創新精神,緊抓發展契機,不斷破圈出圈,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
剛剛過去的 " 中秋 + 國慶 " 黃金周,常州文旅火力全開,景區、度假區、街區 " 三區齊發 ",新場景、新業態、新消費 " 三新賦能 ",全市接待游客總量超 1000 萬人次,39 家 A 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 485.71 萬人次,實現營收 5.49 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 2019 年分別增長 38.53%、41.46%,成為有史以來熱度最高的假日文旅市場,為打造高品質、高體驗感文旅目的地提供了硬核支撐。
太湖灣音樂節、東方鹽湖城國風大典、文化廣場野生演唱會等 IP,備受市場追捧,將流量變 " 留量 ",讓常州成為 " 愛樂之城 "。
現代快報 + 記者 張敏 / 文 顧煒 顧聞 / 攝
(部分圖片由晉陵文旅提供 校對 張紅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