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知青驛站、民宿……昔日的偏僻山村搖身一變,青山碧水、白墻灰瓦,村容村貌煥然一新。8月17日下午,“紀念‘三個95周年’紅土地上看今朝”網絡媒體江西行采訪團來到了銅鼓縣坪田村。這個曾經云山深處的小山村,通過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努力走出了一條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新路子。
“小橋流水人家”的客家民俗風情村
走進坪田村,道路兩旁花果飄香,特色客家民居沿街分布,干凈整潔的鄉村道路將一幅幅美景串聯起來。依托純凈秀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和三軍店、仙姑壇等特色文化資源,坪田村深入挖掘彭德懷等革命先輩在此開展武裝斗爭的紅色革命歷史,投入資金300萬元用于秀美鄉村建設, 對全村百余棟民房進行立面改造、綠化美化,打造小橋流水人家的客家民俗風情村。
目前,坪田村已發展超市、土特產店、農家樂、民宿20余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鄉村旅游特色,讓200多位村民吃上了“旅游飯”,占全村人數的三分之一。
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的產業村
除了發展鄉村旅游,村里還積極壯大村集體經濟,初步形成了60畝藥園、800畝果園、1000畝茶園、10000畝竹園,先后引進果業企業、中藥材種植加工企業進駐,村集體以土地資源入股形式參與,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業。目前,銅鼓縣永寧鎮坪田村集體資產達到1000余萬元,集體收入達到50余萬元,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在不斷增強。
承包村里茶園管理工作的脫貧戶戴龍明說:“只要踏實肯干,就能過上好日子,我們現在的生活比蜜更甜。”據了解,2017年戴龍明一家通過易地搬遷政策,從山坳里的土坯房搬到了寬敞明亮的易地搬遷安置房。
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
近年來,坪田村扎實推進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加快建設創新引領產業美、生態宜居環境美、鄉土特色風貌美、人文和諧風尚美的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
2021年,坪田村大力發展研學產業,以“農耕研學”為主,通過體驗農耕活動,來多角度展現坪田的客家風情。截至目前,坪田村已成功接收萬余名省內外中小學生到村開展研學拓展項目,為村集體創收7萬余元,帶動村部周邊每家農戶增收上千元。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