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和保障,而推廣稻蝦種養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具體行動,廣西貴港市港北區既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12月16日下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跟隨“在希望的田野上”貴港市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媒體調研采風活動采訪團,走進港北區大圩鎮東塘村的富硒稻蝦生態農業基地。聽聽當地如何把稻蝦綜合種養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探索出一條鄉村美、產業旺、農民富的貴港鄉村振興之路。
在活動現場,貴港市港北區委書記黃英梅介紹,為了做大做強稻蝦綜合種養產業,港北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引進國內小龍蝦產業龍頭企業,完善稻蝦綜合種養產業鏈。今年引進了廣西稻蝦產業融合發展示范項目,計劃在慶豐鎮建設萬畝稻蝦綜合養殖國家級產業示范基地,打造集小龍蝦育苗、養殖、加工、交易、培訓、物流等于一體的稻蝦全產業鏈,實現農業轉型升級、農民增收致富。
為此,港北區成立工作專班,加強組織領導,大力推進土地流轉,加快發展稻蝦綜合種養產業,以產業規?;︵l村振興。截至12月6日,全市稻蝦綜合種養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2萬畝,各縣(市、區)均超額完成年度土地流轉目標任務;招商引資已簽約種養面積10.5萬畝;已發放土地租金面積6.23萬畝,發放總金額5535.56萬元;已完成蝦田建設面積3.66萬畝,投放種蝦1.76萬畝、110多萬斤。
事實上,為實現稻田效益最大化,該區富硒稻蝦生態農業基地探索稻+小龍蝦、稻+黃沙鱉、稻+彩鯉種養模式,每畝年產富硒稻約500公斤、小龍蝦200公斤、黃沙鱉250公斤、彩鯉150公斤,每畝收益達10000元以上,實現“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穩糧增效、糧漁雙贏”的目標。為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該基地正擴建二期項目,逐步實現?“稻香、蝦肥、人樂”目標。基地相關負責人說,公司大力發展稻蝦綜合種養和荷花+小龍蝦種養,通過一二三產融合,把基地打造成為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園區?;叵嚓P負責人介紹,這里的小龍蝦肉味清甜,深受消費者歡迎,產銷兩旺。
小龍蝦,大產業。未來三年,港北區計劃發展5萬畝以上的稻蝦種養面積,全力打造“中國富硒小龍蝦之鄉”,實現全市50萬畝稻蝦綜合種養全產業鏈,實現鮮蝦年產量7.5萬噸以上、鮮蝦銷售收入產值37.5億元以上的產業發展目標。同時,將加大扶持力度,支持稻田改造、苗種培育、良種選育、品牌培育、市場營銷等產業鏈建設,推動稻蝦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實現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穩糧增效、農民增收、糧漁雙贏的目標,為鄉村振興建設注入強大動力,打響“好龍蝦,貴港產”品牌。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呂歡歡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