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是全國水產養殖第一大省,不僅是水產養殖產量、流通、消費大省,更是水產種業大省。其中,佛山南海九江魚花產業發展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產業基礎扎實,是粵港澳大灣區淡水魚苗的重要集散地。
在滾滾西北雙江匯流之處,有座因水而靈的嶺南小鎮,人們自古與魚為伴,以漁為業。擁有魚苗場70多家,年生產優質魚苗超1000億尾,是九江以魚苗為主要特色的現代農業的最大底氣。依托桑基魚塘發展起來的現代水產養殖產業,成就了九江“中國淡水魚苗之鄉”的稱號,促進了“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魚花產業園”的落成,更勾勒出了粵港澳大灣區水產養殖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
九江魚塘成片,構成一幅水鄉人家田園畫面。攝影:梁兆林
10月30日,來自全國各地的城市新聞網媒總編輯和業務骨干來到南海九江,實地參觀考察了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魚花產業園的創建情況,感受“中國淡水魚苗之鄉”的自然之美,深入了解南海區推動全國現代水產養殖產業的生動實踐與有益探索。
10月30日,來自全國各地的城市新聞網媒總編輯和業務骨干來到南海九江。
“希望能有機會在西安吃到九江的魚。”西安日報社編委、西安新聞網總編輯趙煒對九江魚點贊,他表示,今天吃全魚宴、參觀南金村和香良水產,感受到了九江水產養殖的規模和嚴格質量把控,也看到了九江魚花產業園項目的良好前景,希望九江水產養殖業越做越好。
西安日報社編委、西安新聞網總編輯趙煒對九江魚的味道贊不絕口。攝影:梁平
目前,南海區正全面發力創建兩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坐落于九江的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魚花產業園,就是其中之一。創建魚花產業園,有利于活化“九江魚苗”集體商標實體應用,提升“九江魚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高“中國淡水魚苗之鄉”特色之鄉知名度,打造中國淡水魚種業名鎮。
千億魚花,百年傳承
九江魚苗銷售覆蓋全國20個省市
走進位于西江之濱,北江之畔的南海九江,諾大的嶺南水鄉田園畫面就此打開。桑基魚塘規整地分布,農民忙碌地打撈、分揀、運輸魚苗……每天都有上億條魚苗從這里運往全國。
500年前,九江人開始在西江河段,裝撈魚花、培育魚苗……魚苗業逐步發展成為當地特色產業。隨著人工孵化、魚苗培育的技術提升,部分農民成為了當時的“萬元戶”。
2011年,九江被認定為“中國淡水魚苗之鄉”,“九江魚苗”注冊商標完成,進一步提升了九江水產的區域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九江新農人潘佳雄,從事水產養殖17年,打造了年產值超3000萬元的佛山農業龍頭企業,通過養魚致富過上了小康生活。攝影:梁平
九江鎮水產協會會長陳杰明手捧大魚,分享豐收的喜悅。攝影:梁平
作為南海區水產養殖產業的核心,目前,九江現有魚苗場70多家,主要孵化品種20多個,年生產優質魚苗超1000億尾,暫養、中轉魚苗2000億尾,魚苗銷售覆蓋全國20個省市以及海外部分國家和地區。此外,九江入駐了多家水產物流龍頭企業,是粵港澳大灣區水產物流配送中心。可以說,中國人餐桌上,總有一條魚來自九江!
九江優質魚苗。攝影:梁平
此外,魚花代表的不僅是一種漁業技術,更是一種漁業傳統文化。魚花孵化、繁育鑄就的九江傳統魚花技藝——數魚花,已于2019年正式被納入佛山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每年豐收節舉辦的捉塘底比賽,更是屬于九江水產的產業文化。
網媒大咖現場觀看九江傳統魚花技藝——數魚花。攝影:梁平
九江鎮的搶豐收·捉塘底大賽,已連續舉辦3年,廣受市民歡迎。攝影:梁平
年產值4億,一條魚帶領村民致富
九江加州鱸孵化量占全國6成
放眼到整個九江,加州鱸和生魚是兩大拳頭產業。2019年,九江加州鱸養殖面積超8000畝,種苗孵化培育量約占全國六成;生魚養殖面積約6000畝,種苗孵化培育量約占全國三成。
每天早上,工人都在忙碌地分揀魚。(攝影:梁平)
其中,九江南金村處于佛山市加州鱸產業優勢聚集核心區,同時也是“九江魚·嶺南味”加工物流商務中心,是構建九江漁業“雙核六區一帶”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九江水產養殖業興旺發達的縮影。
南金村自1984年引入加州鱸養殖以來,逐漸完善上下游產業鏈,成為九江水產養殖行業的示范村,在今年8月份,更被評為首批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成為南海區唯一上榜的加州鱸專業村。
南金村連片魚塘。攝影:梁平
現時,村里每個魚塘不僅能獨立排灌和接電,直接通車后還大大降低了運輸損耗,加州鱸畝產實現了從一千多斤到過萬斤的飛躍,年產值高達4億元,占整核心區養殖量的九成以上。這一切都得益于 2002年和2007年期間,南金村分兩期對5000畝魚塘進行方格化整治的通過挖深魚塘、改善路網、改造河涌等一系列措施,為加州鱸養殖產業發展打好扎實的基礎,有效提高經濟效益。
網媒大咖參觀南金村魚塘,感受魚塘整治帶來的人居環境改善。
“一條村憑養魚就做到年產值4億元,這是一個很大的規模!”武漢長江網記者、主播徐佳表示,南金村在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的同時,改善了生態環境,也推動了全域經濟的發展。
武漢長江網記者、主播徐佳接受采訪。
加州鱸養殖給南金村帶來的不光是一個產業的興旺,也帶領南金村民走向了致富之路。近年來,村里魚塘承包的收入逐年上漲,從改造前的1千多元/畝,漲到如今的1萬1千多元/畝。股份社給村民的分紅不斷增多,實現了從數百元到超4000元/年的飛躍。目前,村里每年更有超百名加州鱸養殖戶獲得百萬元收入。
南金村加州鱸養殖產量畝產過萬斤。攝影:梁平攝
此外,南金村物流加工逐步發展,現有漁興港、香良水產、六海水產等超過8家大型水產物流企業,加州鱸等優質魚日均北運量超過250噸,占全省北運量五成以上,年產值約25億元;日均加工活魚量約3萬斤,2019年產值約1億元。
同時,南金村的加州鱸現代運輸技術也日漸成熟。以香良水產為例,通過低溫暫養,運輸卡車裝載大型氧氣瓶的方式,實現為一貨柜約500箱的加州鱸供養60個小時,保證了加州鱸存活率不低于97%。今年8月,香良水產在廣東股權交易中心成功掛牌,成為廣東省少數成功掛牌的活魚流通企業。
廣東香良水產有限公司。攝影:梁平
網媒大咖參觀香良水產車間。
目前,南金村進一步推動由單一的加州鱸養殖到深加工的終端產品發展,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得以形成。2020年,作為南金村水產物流企業代表的魚興港水產率先打造“漁點牌”水產深加工品牌,推出了免漿黑魚片、酸菜魚、一宵鱸魚鮮等產品,其中,聯合本土粵菜大師出品的一宵鱸魚鮮,受到眾多市民的青睞。
廣東魚興港水產有限公司。攝影:潘偉欣
漁點牌酸菜魚。攝影:王嘉欣
“我們湖南那邊特別喜歡吃魚,今天的全魚宴很合口味。“湘潭在線新聞網總編輯吳新春表示,沿江而生的城市對于做魚都有一套獨特的手法,九江的全魚宴花樣很多,味道也很不錯,非常值得一試。
同時,九江將通過整合提升產業資源和加強宣傳,以南金村為核心,形成加州鱸魚苗孵化集聚、優質加州鱸產品集聚、科技成果轉化集聚和加州鱸品牌集聚,進一步鞏固在佛山乃至全國范圍內加州鱸優勢產區、市場的產業地位,打造三產融合示范基地。
投資26100萬元,打造省級現代產業園區
九江魚花產業園將于2022年建成
現階段,九江正全力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并攜手珠江水產研究所共同籌建現代農業產業研究院,引領推動水產業進一步提質發展,打響九江魚花品牌。
今年6月份,九江舉辦了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魚花產業園啟動儀式,標志著園區創建工作進入縱深推進階段。按照規劃,九江魚花產業園將以九江2.08萬畝水產養殖面積為基礎,優先鞏固和扶強加州鱸和生魚兩大拳頭產業。
6月6日,九江啟動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攝影:梁平
據了解,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魚花產業園園項目總投資26100萬元,核心區面積達10000畝,包括九江魚花科技創新核心區和佛山加州鱸產業優勢聚集核心區。
據悉,九江將根據“三區”劃定規定和產業發展總體需要,結合產業園的發展思路、發展定位和目標,在此基礎上,按照科研選育、特色品種、魚苗繁育、生態養殖、物流加工等業態進行功能區域劃分,逐步形成“雙核六區一帶總體布局、兩大功能組團聯動”的發展格局。
(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魚花產業園總體規劃圖。圖源九江鎮農業農村辦公室)
2020年,產業園率先建設九江魚花科技創新核心區,規劃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水產養殖示范基地,加強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未來3年,九江將繼續優化核心區建設,完善提升全產業鏈,實現科研、育種、繁育、養殖、加工、物流、休閑觀光一體化發展。到2022年基本形成現代要素聚集、生產方式綠色、農業質量提效突出、經濟社會效益顯著、聯農帶農有力的省級現代產業園,做強做大做優九江魚花產業,輻射帶動廣東、華南,乃至全國水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網媒賦能現代農業發展
為九江魚花產業園出謀獻策
10月30日,籍全國各地的城市新聞網媒總編輯和業務骨干來到南海九江之機,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魚花產業園主題座談會,在香良水產舉行。九江鎮農業農村辦公室何冠輝表示,通過此次座談會,能開拓九江魚花品牌的宣傳路徑,讓九江魚花加速走向現代化、品牌化。
網媒大咖在座談會上為九江創建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魚花產業園出謀劃策。
九江鎮農業農村辦公室何冠輝向網媒大咖介紹九江魚花的歷史和地位。
九江打造網紅魚,網媒總編們都怎么說?一起來看大咖為九江魚花產業園創建支招↓↓
南昌新聞網書記王少波建議九江可以從文旅和深加工產品為抓手,打造九江魚花品牌。“九江要將九江魚推廣出去,打造品牌,其實有很多抓手,例如以魚為媒,打造鄉村文旅,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來了解九江的桑基魚塘和數魚花的技藝;豐富深加工產品,讓九江魚加快走向全國。”
南昌新聞網書記王少波建議以文旅和深加工產品為抓手,推廣九江魚花品牌。
“九江加州鱸種苗孵化培育量約占全國六成,這么好的魚,在拓寬市場的時候,要做好我們品牌的建立,將九江打造成魚都或者魚的故里,將品牌飲食餐飲落地到城市。” 西安網絡廣播電視臺副臺長吳穎鋒建議通過打造九江特色的餐飲品牌,進而將九江魚的味道落地到城市,為九江打造成為“魚都”。
西安網絡廣播電視臺副臺長吳穎鋒建議可將九江打造為“魚都”。
中國城市新聞網媒聯盟會長胡寶祥表示,九江最大的優勢就是獨特的桑基魚塘環境和養殖技術,他建議未來可從水產養殖、文化旅游入手,打造一個以魚苗為主要特征的綜合性品牌。”
中國城市新聞網媒聯盟會長胡寶祥建議九江可打造以魚苗為主要特征的綜合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