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小區有塊空地下面是化糞池,但上面常年有車輛停放,最多時停了七八輛車?!苯?,合肥市民張先生反映稱,在其居住的合肥市包河區寧國新村小區內,有車輛長期停放在化糞池上,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不僅可能會損壞路面、壓壞井蓋,化糞池內的沼氣達到一定濃度后,遇到車輛冒出火花,很容易發生爆炸,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及時整改。”3月31日,新安晚報“新安幫幫團”記者就此開展調查。
市民反映:化糞池上長期停車有安全隱患
張先生向新安晚報“新安幫幫團”記者介紹,寧國新村小區是老舊小區,停車緊張的問題常年存在,而靠近小區28幢樓前的一塊“空地”則成了不少業主停車的最佳選擇。
“平時白天還好,可能就停個三四輛,但一到下班后,基本上那塊就停滿了車。”張先生說,不同于小區內其他停車空地,28幢樓前的那塊空地下面是化糞池,居民們擔心車輛長期停在化糞池上,會存在安全隱患。
“化糞池內的沼氣達到一定濃度后,遇到車輛冒出火花,很容易發生爆炸?!睆埾壬f,自己日常閱讀各地新聞時, 時常看到車輛冒出火花引發險情,并且等到了夏季又是車輛自燃的高發期。一旦引發沼氣爆炸,后果很可能非常嚴重。
晚上,化糞池上停滿車輛(圖片由張先生提供)
為此,張先生曾于2021年下半年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映,但最后都沒能徹底解決問題?!拔覀兿M軌蛟谀菈K區域設置地鎖,規范管理車輛進出來保證安全,不然我們都不敢帶小孩在那附近玩,很擔心會有意外發生,特別我們就住在附近。”3月31日,張先生在電話里向記者表達了擔憂。
記者探訪:劃了警戒線仍有多輛轎車停放
3月31日下午,新安晚報“新安幫幫團”記者來到該小區進行實地探訪。從西北門進入小區內,28幢樓就在眼前,在它面前便是張先生所提到的這塊空地。高于小區地面幾十公分的這塊區域呈不規則形狀,已經停放了4輛轎車,而該區域的唯一進出口處擺放了幾個石球,只預留出一段空口。
高出地面的這塊空地即為張先生所說的停車區域
來到這塊區域正中央位置,化糞池的區域已經劃上了黃色警戒線,兩個化糞池井蓋就在其中。盡管該片黃色區域上并未停放車輛,但在旁邊不遠處就有車輛停放。記者在現場嘗試用腳輕輕踩在井蓋上,能感受到井蓋有明顯松動。緊挨著空地的是一個活動板房,上面標明是污水排放口。
黃色警戒線下面便是化糞池
隨后,記者采訪到小區保安人員。據其介紹,該處空地下確實就是化糞池,為了防止有車輛停放在上面,他們特地劃了黃色警戒線以示提醒。
“我們這里是老小區,基本上沒地方停車,所以很多人把車停在這里,我們也只能勸他們不要在(化糞池)上面停,盡量停遠點。”采訪中,該保安也表示出無奈,盡管知道化糞池上不允許停車,也做過貼紙條規勸等措施,但效果都不明顯。“我們現在看到車子停進來了,就及時過去讓他們停遠點。看到抽煙的更是第一時間讓他們注意不要亂扔煙頭。”
部門回應:督促物業及產權單位規范停車
化糞池上為何常年有車停放?相關部門又為何遲遲沒將問題解決?
3月31日下午3點,記者來到合肥市包河區包公街道了解得知,之前在接到市民反映后曾去現場查看過,該處化糞池及空地產權屬于合肥市廣電中心,其下方為廣電綜合樓化糞池,為混凝土建筑建造,位置處在寧國新村小區28幢樓門前。
旁邊的活動板房即為一處排污處
隨后,轄區寧國新村社居委的劉主任等人也趕到現場,并向記者表示,那片區域的規劃處理一直是個棘手的問題。他介紹,寧國新村小區建于上世紀80年代,小區里除了有回遷樓,還有八個單位的員工房,一共37棟、1700多戶業主?!耙驗闆]有停車位,小區業主基本上就是見縫插針去停車,那塊空地就一直有車停放。”
他告訴記者,那片區域有150到200平方米,化糞池位置就處在該片區域最中間?!盎S池大概是3.5米長、1.5米寬,我們查看過下面有兩個池,平時每隔一個半月就有車來定期清理?!痹缭谥?,他們就曾想過將該片區域利用起來,作為小區休閑場所來使用,并嘗試搬運一些健身器材。但后期社居委考慮到老人在此集聚,可能會存在抽煙的現象,擔心會有隨地扔煙蒂導致化糞池爆炸發生,所以最終規劃休閑場所的方案沒有落實。
小區保安向記者指出化糞池位置
在采訪中劉主任明確表示,那片空地肯定不能作為停車場所使用的。對此,記者追問在規范車輛停放上為何遲遲沒有效果時,劉主任無奈地解釋道,他們也為規范車輛停放絞盡腦汁、想方設法。“一開始準備在進出口安裝隔離樁,但考慮到后期要清理化糞池,車輛無法進入清理,就沒弄成。”
再后來,有居民提出可以設置地鎖,清理化糞池的時候打開地鎖方便進出,其他時間則關上地鎖禁止車輛進入。對此,劉主任稱曾在小區其他區域設置過地鎖,但最后都被一些業主破壞掉,效果也不佳。不僅如此,他們還曾在車輛上張貼規勸通知、記錄車主聯系方式等,車輛停放的現象仍未改觀。
劉主任向記者表示,目前主要以加強對該處車輛停放管理為主,并聯系產權單位,要求其配合物業合理安排該空地的其他用途。
駱春霖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呂歡歡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