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2月28日,“新安幫幫團”記者接到讀者胡先生求助稱,去年10月中旬,其小孩所報的籃球培訓機構決定搬遷擴店升級改造,隨后包括他在內的數十位家長考慮退費另選機構。“當時對方態度還挺好,也承諾10-15個工作日內退還。”可如今已經過去4個多月了,該機構早已清空,而對方一拖再拖,直至無法聯系上,這讓胡先生等人很是納悶。對此,“新安幫幫團”記者進行采訪調查。
家長反映:籃球培訓機構搬遷擴店,退費一拖再拖
胡先生告訴“新安幫幫團”記者,2021年4月份,他在位于合肥市包河區濱湖時代廣場C7棟二樓的娛越體育青少年籃球俱樂部,為正在上一年級的孩子報了籃球培訓班。“當時花了3500多元,一共48個課時,每周去一次,每次上課大概一個半小時。”胡先生坦言,孩子在上過幾節課后也表示滿意。
就在2021年10月11日,該俱樂部工作人員突然在家長群里發了一則搬遷擴店升級改造的通知,表示由于場地太小,制約了校區業務進一步拓展,原有校區將不再繼續上課。同時,也為學員家長提供了多種方式可供選擇,包括剩余課程等待校區搬遷裝修完畢后到新校區繼續上課、選擇該俱樂部濱湖校區戰略合作機構繼續上課、選擇該俱樂部其他校區上課(高新校區、廬陽校區),以及俱樂部還為需求退費的學員提供服務等。并告知家長:“需要加微信備注好孩子的姓名,私信我們您選擇的方案。我們會第一時間主動和您聯系,開展下一步的工作。”
采訪中胡先生等人稱,一開始考慮到不希望耽誤孩子課程,不少家長都選擇轉班繼續上課,也有部分直接提出了退費申請。
2021年10月16日,課程宣布停止后,胡先生便開始準備申請退費。“當時加了他們的微信,對方也統算了我的費用,然后說15個工作日會退還。”胡先生說,按照合同他應該要退2500多元,可是到2021年11月25日,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胡先生的錢還是沒到賬。“我中間就催過幾次,他都沒回復信息,電話也打不通。后來到(2021年)12月11日,才退了800塊,還有部分就沒退了,再聯系就還是聯系不上。”
同胡先生一樣,還有數十位家長也面臨無法聯系上對方后學費遲遲未按時退還的情況。另一位學員家長徐女士告訴記者,“我當時交了4680元,就暑假上了五六節課。我當時也沒準備退錢,還想著換到新址繼續上,哪知道當時這一等就是三個多月,一點消息都沒有。”
遲遲聯系不上人,費用又一拖再拖,胡先生等人坐不住了。“我們打了消協的電話反映情況,也沒打通;去店里也是空了。”胡先生無奈地說道,雖然每家需退還的費用不算太多,但現在這種情況讓他們很是郁悶。
記者探訪:該機構已人去樓空 ,電話也停機
2月28日上午10點多,“新安幫幫團”記者來到該機構,位于合肥市包河區煙墩路與徽州大道交口附近的濱湖時代廣場C7二樓。此時大門處于開放狀態,“娛越體育 青少年籃球俱樂部”的logo還很醒目;走進室內,整個訓練場地已經清空,只留有少許辦公桌等設備,地上還遺留一顆籃球。
“新安幫幫團”記者電話聯系上該場地的房東負責人,她告訴記者該機構大約是在2021年10月搬走的,“他們來了一年多了,是提前終止合同搬走的,也沒拖欠房租。”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場地有300多平米,挑高5米8,一直主要針對培訓機構招租。對于該機構的搬遷,該負責人說,“好像是經營上出點問題,具體也不清楚。”
隨后,記者通過天眼查查詢了解到,該機構所屬的安徽省娛越體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23日,其所在的高新校區已于2022年2月22日,由合肥市高新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其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原因是: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對此,記者多次撥打該公司負責人電話,均顯示已停機;隨后記者又嘗試聯系與胡先生等家長對接聯系的該機構工作人員,也顯示對方已停機。
培訓機構人去樓空,工作人員又遲遲聯系不上,如今其他校區又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胡先生等人開始擔心起來,“不會是跑路了吧?”2月28日下午,記者電話撥打了12315反映了胡先生等人的遭遇。一位工作人員回應稱,他們將會把胡先生等人的情況記錄下來,并轉達給相關部門,然后由部門出面協商解決。“如果協商解決不了,建議當事人走司法途徑。”
目前有關此事的后續進展情況,“新安幫幫團”記者也將持續關注。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呂歡歡 攝影報道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