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7月9日,有博主在社交平臺發帖稱,其在桐城故地的深山峽谷間發現清康熙年小橋梁和摩崖石刻,“石刻推算已有300年。”7月10日,大皖新聞記者就該線索與銅陵市文物保護中心取得聯系,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將會與發現人聯系,“到時會去現場評估。”
7月10日中午,大皖新聞記者與該發帖博主金先生取得聯系,據其回憶,上周日(7月6日)因為天氣炎熱,他和朋友前往銅陵市周潭鎮大山村附近峽谷沿溪水游玩時發現對岸大石上疑似有石刻痕跡,“大概有三四塊摩崖石刻的,能夠辨別的有‘大清康熙辛丑年’的字樣,清康熙辛丑年是1721年距今也有三百年了。”
此外,金先生告訴記者,現場還有一處古橋的遺跡,還有人工開鑿的橋墩的痕跡,旁邊刻有“迎仙橋”的字樣,“至于另外兩塊石刻就辨別不清了,我估計時間更久遠。”金先生告訴記者,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去現場評估下,是否具有保護價值。
7月10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就此事與銅陵市文物保護中心取得聯系,對于游客發現的古橋遺址和摩崖石刻,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那片還沒有相關摩崖石刻的線索,目前已統計的(文物普查)名錄中是沒有的,我們可能還沒有掌握到這一信息。”不過該工作人員也表示,會根據游客發現的線索前往現場查看,“此前發布文物線索征集時沒接到反饋,四普(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還允許增加新發現,能普查的我們也都會納入進去。”
大皖新聞記者 孫召軍
編輯 汪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