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7月9日上午,馬鞍山市含山縣裕溪河后河勝武碼頭,水面波光粼粼,隨著一陣轟鳴聲,一艘形似“大黑魚”的龐然大物破開裕溪河的碧波前行。 這艘重達5噸的潛水艇,竟是當地名叫張勝武的60歲農民純手工打造而成的“杰作”。
碼頭邊的“異想天開”
張勝武與裕溪河的緣分,始于二十年前。那時的他放棄了在外打工的生計,回到了家鄉含山縣運漕鎮張渡村建起了一座小碼頭。每日里,他守著碼頭迎來送往,看著貨船在河面穿梭,聽著金屬碰撞的叮當聲,日子過得簡單而規律。
7月9日,張勝武展示他的第一臺潛水艇。
“守碼頭這些年,眼里看的、手里摸的全是船,但心里總覺得缺點啥。”7月9日,在勝武碼頭,張勝武坐在凳子上,笑著告訴大皖新聞記者,“我是央視《我愛發明》的忠實觀眾,節目里那些普通人用雙手改變生活的故事,總讓我看得熱血沸騰。我就想,別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到。”
張勝武把潛水艇吊裝下水。
2014年,電視里一則關于潛艇的新聞讓他猛地坐直了身子?!俺D暝谒呣D,見過鐵船、木船,就是沒見過能鉆到水里的船?!彼⒅聊焕锏臐撏Ъ粲埃粋€大膽的念頭冒了出來:“我能不能也造一艘?”
這個想法剛說出口,就被妻子嚴詞否決:“這事不能干,造潛艇要花錢,而且水下作業風險高。張勝武嘴上應著“開玩笑的,但他心里卻像被種下了一顆種子。他告訴記者,雖然沒有潛艇的圖紙,但有關潛艇的構造,早已藏在了心里。
2014年底,妻子回娘家照顧生病的母親,空蕩蕩的碼頭成了他的“秘密基地”。他突然想:再不動手,這輩子就真沒機會了?!贝稳?,他揣著5000元錢買了鋼板、電瓶和發動機等材料,開始了他的造艇工作。
從“一米深”到“八米深”的跨越
2015年11月份,經過大半年的努力,張勝武的首艘潛艇終于建造完工??粗矍暗倪@艘長6米、高1.5米、重2噸的“鋼鐵家伙”,張勝武很是激動興奮。
張勝武準備讓潛水艇吊裝下水。
“以前,在外地干過木工還跑過船,在碼頭上經常干著焊工的活。”張勝武說,“底子”在這,制造潛艇就輕松了不少。
“第一次試航那天,我是非常緊張的。”回想起當年的情景,張勝武依然興奮。他介紹,當時他鉆進艙體,手心全是汗。當引擎啟動,水面沒過艇身,儀表盤顯示深度達到1米時,他攥著操縱桿的手微微發抖。“像做夢一樣,既怕漏水,又盼著能再深點?!备馔獾氖牵@艘“土潛艇”因為進行了創新,竟拿到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潛水艇內線路整齊有序
首艘潛艇的成功,讓張勝武的“野心”更大了。2021年,他又投入5萬元,耗時半年再次打造了一艘升級版“潛艇”。
7月9日,大皖新聞記者在碼頭上看到,這艘潛艇長度增加到7米,高度提升至1.8米,重量達5噸,排水達到了7噸,下潛深度從1米躍升至8米,艙內可坐兩人。記者還注意到,張勝武還加裝了艙外操控裝置,操作更靈活。
張勝武駕駛潛水艇航行。
“不久前,看著擱置的潛艇,再次下水試航,拍下視頻發了抖音,沒想到一夜之間火了。”張勝武笑著告訴記者。
平凡人的“不凡勇氣”
如今的勝武碼頭,每當這艘潛水艇在裕溪河上劈波斬浪,總會引得周邊居民紛紛駐足,爭相一睹它的風采?!拔覜]啥文化,但知道人得有點想頭?!彼欢黧w力學,卻能憑經驗讓潛艇平穩航行;他說不出“創新精神”這樣的詞,卻用行動詮釋著什么叫“敢想敢干”。
張勝武駕駛潛水艇航行。
從5000元到5萬元,從1米到8米,張勝武的故事里,藏著普通人最動人的硬核浪漫。他沒有實驗室,碼頭就是工廠;沒有科研經費,積蓄就是資本;沒有專業背景,熱愛就是底氣。大皖新聞記者 金學永
鏈接:
2025年3月,安徽長豐縣村民陳寧因在自家魚塘打造可航行的5艘航母模型、1艘潛艇模型走紅網絡,被網民戲稱“航母哥”。
2014年12月,安徽阜陽62歲的老人張俊林和他的團隊研制的“神龍三號”觀光潛艇下線試航。
編輯 崔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