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6月15日下午4時,長江池州段江面薄霧未散,隨著1800噸巨型橋面吊機平穩發力,由池州建投集團投資、皖贛鐵路安徽公司建設、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池州長江公鐵大橋南岸首片鋼桁梁成功吊裝到位,大橋正式邁入主橋上部結構鋼梁施工階段。
施工現場
池州長江公鐵大橋全長3.1公里,具有大跨、重載、高速等特點,主橋采用主跨812米的雙層鋼桁梁斜拉橋設計,共126個節間,總重約9.1萬噸。此次吊裝的鋼桁梁長21米、寬36.3米、高15.5米,重達1519噸(含配重)。起吊位置位于4號墩主塔,鋼梁節段在車間完成毫米級預拼裝后,通過船舶整體運輸至現場,由架梁吊機直接從江面取梁提升至指定位置,再通過滑移系統頂推到位,施工過程安全風險高、長江封航安全管控要求高、毫米級拼裝精度要求高。
為確保拼裝精度,項目技術團隊采用高精度測量儀器實時監控量測,將每節段安裝誤差控制在2毫米以內,為將來實現全橋合龍毫米級精度提供了技術保障。同時,海事部門安排專門公務船只對中鐵大橋局首片鋼梁吊裝進行巡航值守,輔以高頻喊話,提醒來往船舶規范航行,禁止進入施工區域,為架梁期間長江航道的通航安全保駕護航。此外,本次鋼梁運輸采用低硫燃油船舶,最大限度減少對長江生態的影響,實現綠色施工。
目前,池州長江公鐵大橋中鐵大橋局標段進展順利,南引橋首片公路梁于6月3日澆筑完成;引橋鐵路箱梁施工正有序推進;4號主塔已“長高”至149.1米,占總高度272.7米的55%。建設過程中,面對長江航道繁忙、水文條件復雜等難題,項目團隊采取了多項創新舉措:采用“工廠預拼 + 現場微調”模式,在車間完成90%的焊接工作,減少高空作業量;運用智能液壓爬模系統提升主塔施工效率等。
接下來,項目部將全力推動鋼梁架設施工,預計將于2026年10月完成主橋鋼桁梁架設,為全橋鋼梁合龍創造有利條件。
池州長江公鐵大橋是即將開工建設的合肥至池州城際鐵路全線控制性工程,也是安徽省內第6座跨越長江的公鐵大橋,按照“公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合并過江的標準建設。上層作為寧樅高速公路的過江通道,按雙向6車道布設,設計時速100公里;下層承載兩線合池城際鐵路,設計時速250公里;預留兩線池銅市域鐵路,設計時速160公里。
大橋建成運營后,將打通合肥經池州至皖南地區的公路和城際鐵路等交通運輸通道,使池州至合肥車程縮短至1.5小時,對于進一步加強皖江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過江通道布局,推進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等具有重要意義。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通訊員 白堯虹 戴志強 王樂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