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正在建設的陜北至安徽 ±800 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簡稱“陜電入皖”工程)皖 2 標段施工現場,一對東方白鸛夫婦近期在新建的72米高的輸電鐵塔上搭建巨大鳥窩,產卵并繁育了4只幼鳥。為了確保這窩東方白鸛的安全,為幼鳥留出成長時間,施工單位不僅在塔頂安裝高清攝像頭進行全天候觀測,還將原計劃在6月初開始的架線工程,推遲至今年9月份施工。
近日,記者驅車來到此處輸電鐵塔下,通過無人機觀測發現,東方白鸛的鳥巢非常巨大,幾乎占據了輸電鐵塔一側的全部塔頂。成年的東方白鸛夫婦飛進飛出,在附近的水塘和農田覓食,給幼鳥投喂魚蝦等食物;4只幼鳥羽翼也已較為豐滿,時而扇動翅膀時而探頭觀望,其中一只幼鳥已經學會了飛行。
6月5日,據現場施工的安徽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陶星東介紹,今年5月初,施工人員巡檢時發現此處特高壓輸電鐵塔的頂端有一個巨大的鳥巢,經野生動物保護專家確認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東方白鸛的鳥巢,居住著一對東方白鸛夫婦和4只已經孵化的幼鳥。“我們都知道東方白鸛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而且非常珍稀,于是立即將此事向業主單位——國網安徽電力部門進行了反饋。為了保護好這群東方白鸛,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施工人員在塔頂鳥巢附近安裝了高清攝像頭,安排專人跟蹤保護。” 陶星東說。
“陜電入皖”是國家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戰略部署的重點工程,起點位于陜西延安,落點位于安徽合肥,計劃在2025年底陸續建成,實現電力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據國網霍邱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江寶介紹,這一家東方白鸛居住的輸電鐵塔是“陜電入皖”跨淮河區段的重要節點,原計劃在迎峰度夏前的6月初進行架線施工。
據了解,東方白鸛是大型候鳥,近年來隨著環境改善和保護意識提升,遷徙至安徽越冬的種群數量越來越多,分布也比較廣泛。不過在越冬之后,它們一般都會回到黑龍江產卵繁殖,留在越冬地繁育后代的現象非常少見。江寶告訴記者,他們咨詢了鳥類專家后獲悉,根據東方白鸛的育雛周期和生活習性,這群幼鳥預計會在6月中旬離巢, 成年東方白鸛之后也會繼續遷徙。為了盡量減少對這群東方白鸛的打擾,施工單位和業主方經過充分溝通后,決定在不影響該標段整體工期的情況下,調整施工計劃,優化施工工序,將該區段的架線工程延期至9月份施工。“這樣就留出了足夠的時間,可供東方白鸛幼鳥成長至離巢,從而實現生態保護和電網發展雙向奔赴。”江寶說。
大皖新聞記者 殷平 卞世鵬 攝影報道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