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孩子的血象已經完全恢復了,肝脾也恢復正常了,沒有留下后遺癥。”近日,罹患高危嬰兒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早期復發的小豪(化名)從安徽省兒童醫院出院。醫生介紹,最嚴重時小豪幾乎每天都需要依靠輸血才能維持生命,肝臟也異常腫大,硬度像石頭一樣。經過兩個多月的救治,小豪順利度過危險期,病情趨于穩定。
安徽省兒童醫院(安徽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劉洪軍對患兒進行檢查。鄒成攝
據介紹,今年2月,小豪在安徽省兒童醫院兒童血液科接受了臍血干細胞移植。“患兒確診時為嬰兒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高危組,在聯合化療后出現早期分子學復發,造血干細胞移植是唯一的希望。”安徽省兒童醫院(安徽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劉洪軍介紹道。
而在移植后,小豪接連出現植入前綜合征、造血干細胞移植相關血栓性微血管病、肝靜脈閉塞病等嚴重危及生命的并發癥。以肝靜脈閉塞病為例,這項疾病的重癥死亡率能達到50%-70%,十分兇險。劉洪軍介紹,每個并發癥都需要重點治療,但治療方案又可能加重其他病癥,因此醫院緊急啟動了多學科協作機制。
最終,由該院兒童造血干細胞移植團隊牽頭,一個集聚兒童重癥醫學科、腎內科、心血管內科、介入科、普外科等共同組成的MDT小組成立,醫院聯合上海復旦兒科醫院移植專家,積極完善治療方案調整。經過兩個月的艱難救治,目前小豪已順利度過危險期,病情趨于穩定。“到目前為止,小豪的肝臟已經回縮,影像學評估栓塞也沒有了,原發病的臍血移植完全成功。”
這場生命奇跡的背后,是醫護人員數百小時的不懈堅守,也是現代醫學多學科協作模式的生動實踐。劉洪軍表示,對于這類重癥移植病人以及危及生命并發癥的處理,對團隊來說是一份挑戰,對學科來說也是一份成長與進步。“好的經驗都是病人給我們的一份信任,我們也要感謝病人給我們這樣一個機會。”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旭凡
編輯 崔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