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每年4月是淮河流域禁捕期,記者4月22日從五河警方獲悉,當地通過“無人機巡航+紅外監控+網格化巡查”的立體防控體系,成功破獲一起非法電魚案件。
3月29日凌晨,在五河縣公安局與農業農村局開展的聯合執法巡查中,執法人員發現,在懷洪新河太湖銀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內的一處過魚道,兩名嫌疑人利用電瓶、逆變器與帶電舀網組成非法電力捕撈裝置,在禁捕區進行高強度電魚作業。執法人員當即制止違法行為,現場查獲漁獲物33.73公斤(其中白魚20.15公斤),收繳大功率電捕設備 2 套、改裝漁船1艘。4月10日,五河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對其立案偵查。4月16日,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白某和崔某。到案后,兩人開始拒不承認自己違法行為,在辦案人員提供的大量證據和耐心訓問下,兩人交代了通過深夜流動作業,企圖利用汛期魚類洄游特性實施“掠奪式”捕撈的違法事實。
“每套電魚設備能瞬間釋放800伏電壓,造成50平方米內的水生生物滅絕性死亡。”生態環境專家算了一筆賬:實際造成的生態損失超過2噸。五河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所長劉慶亞介紹,“汛期魚類洄游季正是非法捕撈高發期,此次涉案區域系太湖銀魚核心繁殖通道,禁捕期違法作業對種質資源構成重大威脅。本次行動中扣押的禁用漁具將集中銷毀,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通訊員 吳姍姍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