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腫瘤是嚴重威脅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小葉醫探”了解到,目前肺癌、胃癌、乳腺癌是安徽省發病前3位的惡性腫瘤。如何喚醒民眾科學防癌的理念?如何通過早篩發現腫瘤盡早接受治療?乳腺腫塊如何在家自我檢查?
每年的4月15日-21日為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科學防癌 健康生活”。中國科大附一院副院長、安徽省腫瘤醫院院長、合肥離子醫學中心院長袁雙虎表示,希望向社會傳遞科學篩查和防治癌癥的理念,不斷提高腫瘤的早期篩查率、早診率、早期治療率,大幅提高癌癥的生存率。
這三種腫瘤位居安徽省發病前3名
4月15日,“小葉醫探”從第31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安徽站)啟動儀式上了解到,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安徽全省腫瘤登記地癌癥發病率為282/10萬,死亡率為167/10萬,肺癌、胃癌、乳腺癌位居前三。
安徽省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處副處長張陽表示,我省腫瘤防控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形勢依然嚴峻,農村地區癌癥防治能力短板明顯,群眾對癌癥預防的認知也存在誤區,腫瘤防治亟待加強宣傳。
當天,一項針對腫瘤防治的義診活動在中國科大附一院西區(安徽省腫瘤醫院)舉行。袁雙虎說:“腫瘤醫院是全省腫瘤患者最聚集的地方,在這里開展腫瘤防治宣傳周活動,是希望在患者接受科學治療的同時,家屬與更多社會人士也能夠掌握腫瘤防治知識。”
袁雙虎向記者介紹,目前絕大部分癌癥可以通過早期篩查發現,例如肺癌可以通過低劑量螺旋CT篩查,結直腸癌可以通過規律性的胃腸鏡篩查,乳腺癌可以通過超聲鉬靶篩查......“我們希望把這些科學的理念傳遞給大眾,也傳遞給健康篩查機構與各大體檢中心,大幅提高安徽癌癥的診治水平,在全社會做到癌癥的科學篩查與防治。”
下一步,安徽將進一步強化三級預防體系,在一級預防端擴大 HPV 疫苗、乙肝疫苗的接種覆蓋率,在二級預防端推廣人工智能輔助篩查技術,實現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等早診早治,目前這項技術已在全省覆蓋,在三級預防中,推廣癌癥規范化病房建設,完善康復期患者全流程管理。
乳腺腫塊這樣自查
乳腺癌是發病排名前三名的腫瘤類型。在義診現場,很多人來到乳腺外科的診臺前咨詢。中國科大附一院西區乳腺腫瘤外科主任洪士開介紹,有很多女性來咨詢乳腺增生的相關問題,還有一部分乳腺癌患者咨詢綜合治療方案的相關情況。
“ 乳腺癌早期常表現為無痛的腫塊,一些患者沒有任何癥狀,卻在常規體檢的影像學檢查中發現異常,從而能夠在早期得到治療。”洪士開建議,女性可以每年做1次乳腺超聲檢查,40歲以上的女性每1-2年做1次乳腺超聲聯合鉬靶檢查,鉬靶檢查有可能會發現極早期的乳腺癌,及早發現及早處理。
女性如何在家中進行乳腺腫塊的自我檢測?洪士開表示正確的手法很重要。“很多女性只是簡單地用手捏,這樣會把腺體折疊起來,就會發現捏哪兒都感覺有腫塊。”他介紹,正確的做法是用指腹無盲區地平按,將乳腺分成四個象限依次檢查腫塊。
洪士開強調,乳暈乳頭也要檢查,如果擠壓時乳管硬且增厚,并感到疼痛可能存在乳管炎,如果擠出來血水可能是導管內乳頭狀瘤,屬于癌前病變。對腋窩淋巴結進行檢查也很重要,如果在腋下淋巴結摸出硬塊,可能存在轉移,需要來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旭凡 通訊員 崔媛媛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