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4月10日,大皖新聞記者從蚌埠市紅十字會獲悉,根據該會與蚌埠市人民群眾見義勇為獎勵基金會的聯合文件,從即日起,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救人行為已被當地納入“見義勇為行為”確認范圍。
在蚌埠市人民群眾見義勇為獎勵基金會、蚌埠市紅十字會聯合發布的《關于將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行為納入見義勇為表彰獎勵范圍的通知》中,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該通知明確,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行為彰顯了人間大愛,傳遞了正能量,提升了全社會道德水平。為進一步弘揚見義勇為精神,傳播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經研究決定,將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行為納入蚌埠市見義勇為行為認定、表彰獎勵范圍,由各縣(區)紅十字會負責報送并審核相關證明材料,縣(區)見義勇為促進會嚴格按照市見義勇為章程、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程序進行認定。
4月10日上午,蚌埠市紅十字會綜合項目部負責人吳啟迪介紹,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一般患有嚴重的白血病或者再生障礙性貧血,在中華骨髓庫里配型成功從而獲得生的希望。作為捐獻者要經歷留樣、基因初配、高分辨檢測、體檢等環節,最終實現捐獻,可以說是“救人一命’
自2014年成立中華骨髓庫安徽分庫蚌埠工作站以來,該市已有2690人入庫成為“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實現造血干細胞捐獻27例,挽救了27名血液病患者。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