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從2000年電力學校畢業后參加工作,帶電作業25年,曹宗山目前已累計上下電力桿塔2萬余次、帶電作業700余次、高空作業5300余小時同時還有多項專利發明,大皖新聞記者4月8日獲悉,這位“空中電人”剛剛獲得2025年一季度敬業奉獻“蚌埠好人”。
作為國網蚌埠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超高壓運檢(帶電作業)班班長,曹宗山從事的是高壓輸電線路帶電檢修作業,帶電作業屬于高危作業,作業人員在高空中每一次進入等電位都是一次生命禁區的穿越。身著銀灰色屏蔽服,徒手攀爬近百米的鐵塔,腳踩直徑不足5厘米的導線在高空行走,與22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的導線“零距離”接觸。
多年以來,鐵塔、導線就是曹宗山的“陣地”。他所在的團隊負責蚌埠、鳳陽區域的應急檢修,守護著地區電力“主動脈”,大街小巷不間斷燈火通明就是他們工作成效的最好明證。
在不斷創新、優化傳統帶電作業工器具的同時,曹宗山愛琢磨愛思考,積極探索輸電帶電作業技術革新方向。他帶電更換間隔棒的操作錄像因為動作規范流暢而被大賽組委會推薦為全國教學示范片。在他的帶領影響下,蚌埠供電公司帶電檢修專業成為全省電力行業的響亮名片。2023年,曹宗山帶頭研制“輸電線路導地線預絞絲補修條快速纏繞裝置”,榮獲電力職工技術創新獎三等獎,相關成果被推薦孵化量產,上架國網商城和線下渠道公開銷售,取得了108萬元的銷售業績。
同年5月在主網用電負荷高峰期間,他在全省首次應用“無人機+小飛人”的方式開展不停電帶電作業,為迎峰度夏期間蚌埠地區的電力供應提供有力保障。作為蚌埠供電公司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負責人,曹宗山近三年來累積獲得發明專利授權2項,發明專利受理2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項。
采訪中,面對大皖新聞記者,曹宗山表示,自己的職業生涯里,最難忘的還是2024年,作為團隊人員,幫扶西藏山南公司組建高海拔帶電作業團隊。他遠赴西藏幫扶開展了西藏首次、世界海拔最高的等電位帶電作業,填補了國網公司最后一家單位未開展輸電帶電作業的歷史空白,推動西藏高海拔輸電帶電作業發展。“雖然只有10多天,但在我的日記里,這是最有價值的一段時光”。如今,成為敬業奉獻的“蚌埠好人”后,曹宗山表示,自己會給自己更高要求,用自己的青春、辛勤和汗水點亮淮河兩岸,守護珠城的光明。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通訊員 朱春潮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