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穿著徽劇的傳統戲服,化上舞臺表演的妝造,擺出經典角色的動作……近日,在績溪縣伏嶺鎮的油菜花田里,該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陳媛和兩位同事一起,演起了“穆桂英”,拍攝短視頻,宣傳當地的徽劇文化和春日美景。伏嶺鎮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徽劇)”,文化旅游資源豐富,為吸引更多游客,發展旅游產業,當地打造短視頻賬號,鎮干部在視頻中化身“代言人”。有網民評論,“為了宣傳家鄉,鄉鎮干部們也卷起來了!”
視頻截圖
油菜花田里扮“穆桂英”
4月1日,在績溪縣伏嶺鎮一片金燦燦的油菜花田里,伏嶺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陳媛和同事陳旸、饒悅一起,穿著當地徽劇表演的戲服,扮成“穆桂英”等人,在油菜花田里拍攝短視頻,宣傳當地的文化和美景。視頻引起了不少網民關注,有評論稱,“為了宣傳家鄉,鄉鎮部們也卷起來了!”
“最近油菜花開得盛,我們想拍點不一樣的宣傳視頻,正好有媒體老師在我們這拍徽劇童子班,我們的非遺傳承人都在,就讓他們幫我們也化了妝。”4月3日,陳媛告訴記者,伏嶺鎮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徽劇)”,徽劇(徽戲童子班)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徽劇老藝人們在績溪縣伏嶺鎮伏嶺小學正式開設徽戲童子班迄今已經20年,“績溪縣伏嶺小學徽戲童子班”還入選了2024年度安徽“十大新聞人物”。
“我們那天拍的是穆桂英,我們三個都沒學過徽劇,在非遺傳承人老師那臨時學了幾個動作。”陳媛笑著說,她當天穿的戲服據介紹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穿在身上更感到珍貴。
鎮干部在短視頻里“變身”
據介紹,伏嶺鎮位于績溪縣東中部,是徽文化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徽劇,這里還是徽菜的發祥地,有徽劇、秋千抬閣等多項省級非遺項目,徽杭古道、太極湖村等旅游景點也在這里。
陳媛介紹,伏嶺鎮的徽劇傳承有兩百多年歷史,近年來,為了傳承徽劇文化,當地開展了搶救性保護經典歷史劇目、對徽劇博物館進行展陳提升、實施徽劇戲服修復項目、鎮中心小學開設徽劇童子班等多項工作,還常態化舉辦以徽劇為代表的非遺民俗展演,開展徽劇研學活動,年接待游客5萬余人次。
“遇見伏嶺”是伏嶺鎮打造的一個短視頻賬號。大皖新聞記者看到,該賬號下發布了不少宣傳伏嶺鎮文化、美食、旅游等內容的視頻。“領導叫我拍桃花,咋辦呢,穿上漢服,我來宣傳……”在最近的一條視頻中,兩位穿著漢服的伏嶺鎮宣傳干事,在當地一家農莊的桃園里,展示了“春游江淮”的美景。
“希望通過我們的宣傳,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來伏嶺賞美景、看徽劇、體驗穿戲服,感受我們徽劇文化的傳統魅力。”陳媛說,這一次的拍攝和表演,她和另外兩位同事只學了幾個簡單的動作,接下來她們打算學一個經典的唱段,更深入地學習徽劇。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通訊員 章昭鑫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