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清明節(jié)是緬懷逝者、寄托哀思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對很多因異地工作、生活等原因,不能現(xiàn)場祭奠逝去親友的人來說,悄然興起的“代客祭掃”成為了他們的一種選擇。
大皖新聞記者發(fā)現(xiàn),有個人專職或兼職做“代客祭掃”,還有企業(yè)、陵園提供這項服務(wù)。不過有兼職從業(yè)者稱,雖然能創(chuàng)收也感到有意義,但至今暫時沒有告訴家人。
人物一
“95后”男子“代客祭掃”:為他人搭建思念的橋梁
清明將至,站在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的石板臺階上,“95后”的陵園工作者小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他身穿肅穆的黑色大衣,蹲下身,用潔白的棉毛巾輕輕擦拭墓碑,擺好鮮花和水果,后退三步,鄭重鞠躬。
4月2日,大皖新聞記者在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見到小韓。他告訴記者,從事“代客祭掃”服務(wù)后,他覺得這項工作為他人搭建思念的橋梁,很有意義。高峰期他和同事們平均一天大約完成上百位客戶委托的祭掃服務(wù)。
小韓“代客祭掃”。
曾把逝者最喜歡的菜端至碑前
小韓在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工作6年了。葬禮主持、日常接待、“代客祭掃”都是小韓的工作內(nèi)容。
清明時節(jié),正是“代客祭掃”業(yè)務(wù)的高峰期。小韓說,他和同事們平均一天要大約完成上百位客戶委托的祭掃服務(wù),代替那些無法親臨的家屬完成祭掃儀式。小韓說,他和同事幫助逝者家人擦拭墓碑、敬獻(xiàn)鮮花、誦讀思念,對每一份委托都心懷誠摯。
“第一次‘代客祭掃’時,我還是挺緊張的。”小韓告訴大皖新聞記者,按照傳統(tǒng)習(xí)俗,祭掃需由親人親手完成,而“代客祭掃”卻打破了這一固有形式,“最開始的時候,我總擔(dān)心動作不夠莊重,語言不夠真摯,怕自己滿足不了客戶的情感需求”。
“代客祭掃”聽起來簡單,但在小韓看來,是承載著跨越山海的思念。
小韓至今記得兩年前一位旅居國外客戶的來電委托。小韓說,那位客戶稱夢見父親說想吃韭菜炒雞蛋。而這道菜也是這位客戶父親生前最愛的家常菜。接到委托后,小韓立即聯(lián)系陵園后勤人員現(xiàn)炒,并親手送至碑前。收到小韓拍攝的照片后,這位客戶非常感謝,還給陵園送來了一封感謝信,“那次委托讓我感受到,無論距離的遠(yuǎn)近,都阻隔不了人們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在小韓看來,“代客祭掃”很有意義,“我們?yōu)榭蛻舸罱怂寄畹臉蛄海矣X得這份的工作很有價值。”
從事這行業(yè)后,對生命有了新的理解
面對死亡這一話題,小韓坦言,“之前我對于死亡還是比較忌諱的,但從事這一行業(yè),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之后,我對生命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小韓告訴大皖新聞記者,他覺得每個人很難決定自己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寬生命的寬度,“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以自己熱愛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
陵園里的墓碑上記錄著人生的長短。每當(dāng)接觸到與自己年齡相仿甚至更小的逝者,小韓都會不由自主地為他們感到惋惜,“想到他們的親人會因此非常悲傷,我也會有所共情。”因此,這樣讓小韓更加感受到生命和親情的重量。
“俗話說‘生前盡孝’,人一旦離開了就什么都做不了,一定要對自己的家人好一點(diǎn)。”小韓說,自己現(xiàn)在已經(jīng)結(jié)婚,家人也支持自己的工作,“我在工作中有所感悟,也更重視和家人之間的情感,以后會用更多的時間陪伴在他們身邊。”
人物二
銷售兼職做“代掃”:既增收又能助人
“我主營工作是賣二手車,時間比較自由,之前看到有‘代客祭掃’的工作,于是做這方面的兼職。”4月1日,湖北武漢的陳先生告訴大皖新聞記者,目前他兼職“代客祭掃”的范圍主要是在武漢市。
兼職做“代掃”,暫未告訴家人和朋友
“掃墓、香紙、鮮花……”陳先生向大皖新聞記者介紹,“代客祭掃”服務(wù)按照當(dāng)?shù)厍迕髡吣沽鞒踢M(jìn)行,價格大約在200元,如果有特殊需求,比如錄制視頻、代替給故人磕頭等,這些服務(wù)價格會相對增加一些。
陳先生說,他主要是在網(wǎng)上發(fā)布信息,目前下單人群以年輕人居多,不僅是清明時節(jié),還有過年或者遇到親人去世周年的時間,有人也會有這方面的需求,全年都可以代掃。
陳先生說,因為只是做兼職,工作量不大,不影響自己日常主業(yè),所以他沒有并將兼職的事情告訴家人和朋友。
增收又能助人,以后也許會成為主業(yè)
“今年清明期間暫時已經(jīng)接了五六單。”陳先生稱,他從事這項兼職工作已經(jīng)有大半年時間,去年清明假期業(yè)務(wù)量多一點(diǎn),平均一單大約需要花費(fèi)一兩個小時,也不是很累,“如果后續(xù)工作開展可以,也會作為主業(yè)吧。”
“我有空閑時間,別人有這方面需求。”在陳先生看來,“代客祭掃”不僅是有意義的服務(wù)工作,同時也是幫助他人的一種行為。“有人確實(shí)有事來不了現(xiàn)場,通過這種形式,也是表達(dá)了心中的思念,心中也能有所安慰。”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見習(xí)記者 周镕健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