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隨著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范》落地,“第四代住宅”火了。那么,“第四代住宅”長什么樣?安徽各地建設情況如何?連日來,大皖新聞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蕪湖在省內首提“第四代住宅”
蕪湖立體生態住宅效果圖。
早在2023年,大皖新聞就報道了我省首個試點建設“第四代住宅”。彼時,在蕪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的鳩江區人民公園周邊一地塊拍賣出讓公告中顯示,該地塊須試點立體生態住宅。對此,蕪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人員回復稱,蕪湖市確實將人民公園旁地塊作為“第四代住宅”的試點地塊。
2024年4月,在蕪湖市舉辦的立體生態住宅(第四代建筑)高峰論壇上,這個被稱為安徽首個試點建設的立體生態住宅揭開面紗。
據了解,這一“第四代住宅”采用獨棟獨單元全點樓式布局,戶戶邊戶,三面采光。每戶均享有約6.2米挑高、約36-49平方米的私家庭院。同時,配套建有約5萬平方米交互式園林、約1500平方米的會所。此外,在房屋東西兩端設置了空中花園,為空中花園配備智能灌溉系統及滅蚊設備,可通過APP控制;配備專業園藝師,可預約上門服務。
合肥開展立體生態住宅試點
在蕪湖之后,我省有多個城市陸續建設“第四代住宅”。在合肥2024年6月的土拍公告中,首次提到瑤海區三宗地塊的競得人須建設立體生態住宅(被稱為第四代住宅)。此后,關于合肥建設“第四代住宅”的相關新聞引起廣泛關注。
2024年6月,合肥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等多部門聯合發布通知,確定合肥市開展立體生態住宅規劃建設試點工作。通知明確,立體生態住宅應為建筑高度不宜超過54米的改善型住房,戶型套內面積在120平方米及以上,每戶至少設置1處戶屬空中花園。每戶戶屬空中花園總投影面積不應小于28平方米,不宜大于50平方米;戶屬空中花園和陽臺投影面積之和不得大于套內面積的40%。戶屬空中花園層高應為2個及以上住宅自然層。
記者從合肥市房產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合肥濱湖新區、新站高新區、包河區、長豐縣等多個區域已有多個新建住宅項目試點建設“第四代住宅”。比如,濱湖新區一小區有三棟樓是“第四代住宅”,贈送約45平方米空中花園,房屋使用率最高可達120%。
除了合肥,馬鞍山、滁州等市也有新樓盤表明建設“第四代住宅”。
后期管理方面需要更多精力
“‘第四代住宅’的概念之所以被很多人關注,主要原因是在高層建筑中讓每一戶能擁有一定面積的戶外空間,即非封閉陽臺部分。”安徽省房地產協會副秘書長郭紅兵分析,“第四代住宅”建筑空間能夠讓住戶自由地與陽光、空氣親密接觸。此外,“第四代住宅”戶外空間通常不計入房產建筑面積。這意味著,購房者實際上獲得了額外的贈送面積。
有不少市民擔心,與傳統住宅相比,“第四代住宅”建造成本較高,會增加購房成本。對此,郭紅兵認為,“第四代住宅”建造成本主要由開發企業承擔,雖然不排除可能通過房價“轉嫁”給購房者,但總體成本增幅并不顯著。“‘第四代住宅’的出現,會讓追求高品質住房的業主有很高的購買意愿,也促使更多開發商有意愿規劃建設此類住宅。”
不過,郭紅兵提醒,“第四代住宅”在后期管理方面需要更多精力,“比如綠植養護、戶外空間管理,防止住戶在戶外空間私搭亂建等,這對物業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代住宅”未來是否會被大量推廣?郭紅兵坦言,“第四代住宅”實際上是行業內說法或營銷用語,并非住建部及相關標準部門的官方定義。“未來住宅的發展呈現多元化方向,這種帶有大型露臺的高層建筑僅是其中一種發展形式。”郭紅兵認為,未來住宅必然朝著更綠色、更智慧的方向邁進,但綠色并不單純等同于設置露臺并種植花草,還可以通過借助光伏技術等應用,能夠降低整棟建筑的碳排放,使其更加節能、環保。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實習生 張亞麗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