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兩公里長的“金橋”上,游客看美景、品美食,熙熙攘攘;橋下,5000多畝油菜花正迎春怒放,在花田里拍照、賞花、放風箏的游客,也被融入這“鋪金”美景中——連日來,阜南縣中崗鎮“四里湖”油菜花田,因被中央電視臺直播報道而更加熱鬧,每天約有萬余名游客來這里賞美景、品美食。
“金橋”上的游客摩肩接踵,橋下是一望無際的花田
這里位于淮河蒙洼蓄洪區內。“四里湖”是蒙河分洪道中一小段,是汛期引導洪水分流的“過道”,如今成為河南、安徽兩省游客踏青賞花的網紅景區;被稱為“金橋”的,是連接保莊圩大堤的高架橋老橋;新橋通車后,老橋臨時用作供游客品嘗美食、俯瞰美景的觀景臺。
新老兩座高架橋,飛架在“四里湖”油菜花田上。
“金橋”上,一側是300多個攤位整齊排列,各色美食、旅游紀念品琳瑯滿目;一側是供游客通行、俯瞰美景的長廊,人來人往,熱鬧而有序。
“雙休日一天能賣上萬塊錢,這里人氣旺,生意當然也很火!”賣當地特色美食“紅曲牛肉”的阜濛食品負責人朱建軍說。太和縣籍游客汪洪林品嘗著當地特色美食“蒸鮮”,欣賞著橋下花田美景。“去年汛期,這橋下都是水,如今變成了花;橋上有吃的,橋下有玩的,變化真大!”汪洪林說。
安徽河南兩省游客在踏青賞花
在油菜花田的空地上,伴隨著《中國美》音樂旋律,一群穿大紅花衣的婦女正跳著扇子舞。她們是中崗鎮新建村村民,正在拍短視頻為花田“引客流”。“四里湖不是湖,洪水來了成為湖,洪水一退就長草”領舞人魏華榮說,“大伙兒都盤算著,怎么才能把這塊荒地盤活......”
“淮河汛期大約在每年7月份左右,這里油菜成熟收獲季是每年5月中下旬,恰好可以避開淮河汛期。當地政府引導村民根據汛情規律、順應自然‘種’風景,春賞花、夏榨油、秋收糧,不僅有效利用荒地、提高群眾收入,還可以利用淮河岸邊的美景、美食資源,為游客提供踏青休閑好去處,讓群眾有油、也有游,促進鄉村振興!”阜南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雷說。
大皖新聞記者 張洪金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