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3月28日,第五個“中華鱘保護日”,全國中華鱘增殖放流活動在安慶市舉行。活動現場放流中華鱘1萬尾,放流胭脂魚2萬尾。
中華鱘被稱為長江“活化石”“水中的大熊貓”,是長江特有魚類,也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近20年來受各類因素影響,長江野生中華鱘數量急劇減少,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定為極危級保護物種。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編輯 王翠
大皖新聞訊 3月28日,第五個“中華鱘保護日”,全國中華鱘增殖放流活動在安慶市舉行。活動現場放流中華鱘1萬尾,放流胭脂魚2萬尾。
中華鱘被稱為長江“活化石”“水中的大熊貓”,是長江特有魚類,也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近20年來受各類因素影響,長江野生中華鱘數量急劇減少,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定為極危級保護物種。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編輯 王翠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