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春風又綠江南岸,詩韻長縈杏花村。3月16日,以“大地流彩 詩韻和美”為主題的2025中國農民詩會暨第十屆杏花村文化旅游節在安徽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區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由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主辦;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安徽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池州市人民政府承辦;中華詩詞學會、池州市貴池區人民政府、池州市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協辦。
三月的池州春意盎然,群芳斗艷。活動現場熱鬧非凡、人頭攢動。本場詩會整體分為啟動和群演兩個部分,由序章《千載詩人地》及《池州有美景》、《池州有美味》、《池州有“美”人》、《池州有美物》四個篇章和尾章《從這里出發》組成。全面展現了池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秀美誘人的美景、美食及文明新風。讓現場觀眾在音畫詩舞中,感受著獨具徽鄉皖韻的鄉村面貌和和美變遷,體驗著江南氤氳美好的人間煙火。
“中國農民詩會再次選擇池州作為出發地,其主題與城市氣質高度契合、相得益彰。”池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軍在致辭中介紹,池州上下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2024年糧食產量實現“二十一連豐”,規上農產品加工產值增長10.5%、增速位居全省第1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增速位居全省第3位。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美好愿景正在池州大地照進現實。
活動現場,農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和男歌手田野等多位網絡達人紛紛登臺獻唱,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第二次來池州的朱之文直言“這里實在是太漂亮了”“池州風景如詩如畫,人也特別熱情好客。”來自貴池本土的文藝工作者及池州儺戲、貴池民歌等非遺傳承人等也紛紛拿出自己的“拿手絕活”,立體展現了“詩城、詩村、詩山、詩河”的文化底蘊和“四美”品牌,精彩絕倫的表演也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五湖四海皆春色,萬水千山盡得輝。” 活動現場,池州市新農人代表宋淑英以一幅春聯,開啟自己返鄉創業、帶領村民一起實現共同富裕的奮斗故事。“作為新農人,我們不僅繼承了傳統農業的智慧和經驗,更融入了現代科技、創新思維和市場理念。我們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民,而是手握科技、心懷夢想的新時代農業先鋒。”宋淑英自豪地說:“讓我們用詩歌點亮鄉村振興之路,用詩歌譜寫新時代的田園牧歌!”
在“池州有美味”環節,客串主播的自媒體達人、演員盧一賀透過鏡頭向現場觀眾及網友推介了貴池小粑、東至米餃、石臺蒿子粑、硒餐宴、池州鱖魚、青陽土雞、九華黃精等池州“特色美味”。接受采訪時盧一賀表示,池州美食就像池州和池州的老百姓,為人樸實,卻處處透著真誠的待客之道。“回去后我也一定會給我的朋友推薦池州,這里不僅有美景,不僅充滿了詩情畫意,更重要的是有樸實而鮮美的美食。其實詩和遠方就在我們身邊。”
在“池州有美物”環節,池州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池出好味”正式發布,一款款鮮亮的“池字號”農特好品,線上線下同步推出。“池出好味”以“好山好水好空氣,好味好詩好生活”為品牌宣言,整合了池州市優質農產資源,力圖構建覆蓋池州全品類、全產業鏈的農業服務體系,以生態認證重塑農產品價值,書寫池州生態價值賦能農業發展的全新篇章。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除了底蘊深厚的2025中國農民詩會活動外,第十屆杏花村文化旅游節也在當天同臺啟幕。當天的杏花村內,百余名漢服愛好者身著古裝開啟“金蛇游春”健步走,動靜之間繪織出一道靚麗的風景。據悉,3月16日至4月13日,《杜牧問酒》《當歌兌酒》《杏花火舞》《青龍角力》《游春拓影》《牧童戲春》《學子祈福》等系列路演表演和親子活動將依次在杏花村文化旅游區內常態化“上演”,也值得人們期待。
“作為一名文學創作者,杏花村吸引我的地方不僅在于它的詩情畫意,更在于它的文學內涵,我把李白的形象融入到了詩詞的創作中,讓大家能夠在詩詞中感受池州的魅力,我相信這也是池州詩詞在當今煥發新彩的一種現代表達。”此次活動李白的扮演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王光龍告訴記者。
相關人員介紹,這場涌動的“村詩”,讓村超、村BA、村晚這些欣欣向榮的“村字號”集群又添一位新成員。舉辦本次詩會,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農民群眾以詩歌禮贊祖國、謳歌時代、贊美家鄉,讓更多的人感受豐收之樂、鄉村之美、農業之重。今年的中國農民詩會以“出新、出彩、出色”為定位,進一步提升品質和豐富內容,動員更多村民群眾、農民詩人、民間藝人參與進來,打造更高“村子號”文化品牌影響。活動期間,“大地流彩”鄉情藝術團還將走進九華山老田村,“池州好味”農特非遺展等鄉村系列公益活動同步開展。
孟智超 許琦琦 大皖新聞記者 朱春友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