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蚌埠市有這樣一對夫妻,24載寒暑,他們悉心照料殘疾人鄰居,一日三餐買藥送醫,不求回報,彰顯大愛??臻e時間,他們還帶頭參加社區環境整治、路面執勤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3月10日,大皖新聞記者從當地探訪得知,如今這對夫妻的行為已經感染周邊鄰居,更多人加入做善事的隊伍。
昔日,楊傳堂、萬國霖、鄧成秀三人一起聊天。
探訪:與殘疾孤老鄰居結緣24年
3月10日上午,大皖新聞記者來到蚌埠市龍子湖區東升街道地委宿舍社區,今年已經82歲的萬國霖老人就居住在此,4歲時因為腰部骨折未能及時治療導致不能正常直立,但這位孤身居住的老人家里十分整潔,毫無異味。通過老人的指引,記者在隔壁樓層找到了他的好鄰居楊傳堂和鄧成秀老人。
楊傳堂從事三輪車搬家業務,記者探訪時,他正好接單出門干活了,在家值守的是鄧成秀老人。鄧成秀回憶,他們2001年租住在這里,生活沒有幾天,就發現隔壁住著一位殘疾老人萬國霖,由于孤身一人,且自幼殘疾,生活十分艱難。2002年除夕,鄧成秀路過萬國霖家,看到萬師傅形單影只坐在家中,便邀請萬師傅一同過年。大年夜,歡聲笑語中,萬師傅悄悄抹去眼淚……身體的缺陷、行動的不便、生活的艱難,都未打敗這位要強的老人,而楊傳堂家暖暖的屋子,溫馨的氛圍卻令他落淚??吹饺f師傅如此,楊傳堂夫婦也陷入沉默……
其實楊傳堂和鄧成秀夫妻倆文化水平不高,也無正式工作,膝下三個兒女,只剩大兒子在本地打拼。楊傳堂平時會接些水電、泥瓦、搬磚的體力活,而鄧成秀則打些零工,余下時間還要帶孫子,二人微薄的收入支撐家庭已十分不易。
面對鄰居萬國霖,老楊咬咬牙說道:“萬大哥,你放心,以后我們照顧你,只要有一口吃的,就絕不會讓你餓著?!弊源酥螅麄儞鹆苏疹櫲f國霖的責任。小區里每天都會出現夫妻倆幫老人送水、送菜的身影。白天,鄧成秀推著萬師傅在小區里曬太陽;到了晚上,楊傳堂會給萬師傅收拾好屋子再回家睡覺。遇上萬師傅身體不適,夫妻倆換洗臟污的衣服床單也從未有一絲嫌棄。
鄧成秀為萬國霖送來了一瓶香油
自從有了他們的照料,萬國霖家變得整潔干凈,一日三餐有滋有味,生活也愈發充實有趣。寒來暑往,原本沒有血緣關系的兩家,變得比“親人”更親。
觸動:孤寡老人做出捐贈決定
提到楊傳堂和鄧成秀夫妻倆對自己的照顧,萬國霖面對記者打開了話匣子,考慮到自己的身體不便,楊傳堂給他打造了適合的生活空間:灶臺、洗碗池、浴室花灑、用電開關……屋里幾乎所有能看到的設施都進行了“個性化定制”。萬國霖的房子地勢低,一下大雨屋里就進水,每逢雨季,楊傳堂都提前把他家門前的排水溝挖好;下雪天時,他還會及時將結冰的地方刨干凈,撒上爐灰,防止萬師傅滑倒摔傷。
“多虧了老楊兩口子,沒有他們,我根本活不到現在?!辈稍L中,萬國霖老人告訴記者,被夫妻倆的行為觸動,2018年底,他正式作出一個決定,將來捐贈自己的遺體?!半m然身有殘疾,但自己也想盡其所能,為國家做點貢獻!” 于是,萬師傅提筆簽下遺體捐獻協議,真正實現了從“受助”到“助人”的轉變。對于萬國霖老人,龍子湖區東升街道地委宿舍社區徐雅婷副主任告訴記者,除了低保和殘疾人補貼精準到位外,每逢周末和節假日,社區網格員都會及時上門,全方位幫扶老人的生活。
萬國霖展示捐贈意愿書
感動:愛心幫扶團隊還在增加
采訪中,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除了幫助萬國霖老人,多年來,這對夫妻倆一直懷揣著一顆“善小”之心行善舉。地委宿舍小區是個老舊小區,每天清晨,楊傳堂就開始了他獨特的“晨練”,拿著掃帚從單元樓樓頂開始清掃到一樓。幾十年如一日,風雨無阻,從未間斷。
從青絲到白發,夫妻倆的善行善舉,不僅幫助了許多人,更影響、帶動著更多人。2023年初,社區以二人為核心成立“手拉手公益小分隊”,60余名志愿者受他們感召加入其中,不僅幫助萬師傅的人越來越多,就連樓道安全隱患、巷口垃圾雜物、下水道積水等大小事務,他們都會及時幫忙解決,周邊居民對此贊不絕口,如今這支隊伍依然在持續壯大。
“再多的親戚也不如遇到一對好鄰居!”采訪中,萬國霖老人感慨道。對此,鄧成秀則表示,“看著人家有困難,幫一下還不是正常的嗎?”
萬國霖和鄧成秀在一起交流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通訊員 李果兒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