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全國人大代表陳大偉是安徽昊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儀表車間主任,近年來,他一直關注新技術新裝備應用和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今年“兩會”期間,他帶來多條建議,涉及高技能人才發展、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等。
全國人大代表陳大偉
激發國家級大師工作室創新活力
多年來,陳大偉先后榮獲“安徽省江淮工匠”、“全國技術能手”等稱號。2012年6月,“陳大偉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并于2018年12月被安徽省推薦認定為國家級大師工作室。
“國家級大師工作室是高技能人才培養和技藝傳承的重要載體,對于推動技術創新、促進產業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陳大偉表示,目前許多大師工作室在研發資金上存在不足,限制了其創新能力的發揮,因此,他建議對國家級大師工作室給予一定的研發資金補貼,以激發其創新活力。
陳大偉說,許多國家級大師工作室在開展技術攻關和研發創新時,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因此,他建議設立國家級大師工作室研發資金補貼專項,由政府相關部門負責管理和分配,根據大師工作室的規模、成果和需求,制定合理的補貼標準和評審機制。同時,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將國家級大師工作室的研發資金補貼納入財政預算,確保資金的穩定來源,鼓勵地方政府通過財政支持、稅收優惠等方式,加大對大師工作室的資金投入。
“也可通過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捐贈,以及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大師工作室的研發和創新活動等方式,拓寬資金來源渠道。”陳大偉介紹,在優化資金使用管理方面,可以制定詳細的資金使用和管理辦法,確保資金的合理、高效使用,并定期對資金使用效果進行評估,對表現優秀的國家級大師工作室給予追加支持。
數字化轉型賦能傳統制造業發展
這幾年,在陳大偉的帶領下,不論是工作室成員還是其他一線工人,都在為提升儀器設備的自控率而努力。
“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還能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陳大偉建議推動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企業發展,制定專門的數字化轉型政策,為傳統制造業提供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支持。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支持企業研發和應用數字化技術等。
在建立健全數字化人才培養體系方面,加大職業技能培訓投入,提高傳統制造業工人的數字化技能;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養一批具備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數字化人才;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力。“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也要加強,比如加快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網絡支撐。”陳大偉表示,還應當建立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所需的各類資源和服務。
此外,隨著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日益增加,陳大偉認為,企業應當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際產能合作,拓展國際市場。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劉旸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