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在農村地區推廣使用AI輔助診療技術;通過提高待遇水平、提升發展空間,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服務基層……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楊善竑關注基層地區醫療資源短板問題,建議有關部門采取有力措施,推動醫療資源向基層覆蓋,兜牢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底線,形成“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合理就醫格局。
全國人大代表楊善竑
“四個延伸”推動醫療資源向基層覆蓋
全國人大代表楊善竑來自阜陽,這是全國為數不多人口超千萬的地級市之一。“目前,阜陽市擁有醫療衛生機構3677家,其中三級醫療機構18家、三甲醫院7家。”楊善竑表示,阜陽市全面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推進“四個延伸”,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推動醫療資源向基層覆蓋,取得了一定成效。
近年來,阜陽市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市內延伸,與長三角等地區高水平醫院累計建立合作194項、成立名醫工作室83個。2024年,邀請市外知名專家來阜2411余人次,受益群眾3.9萬人次。同時,推動城市優質醫療資源向縣級醫院延伸,組織7家三甲醫院采取“組團式”支援方式,對口幫扶11家縣級醫院。全市16所縣級公立醫院中已有11所達到三級醫院水平、3所達到三甲醫院水平,每個縣(市、區)均至少有1家三級醫院。
在推動上級醫療資源向城鄉基層延伸方面,動態調整完善19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5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組織牽頭醫院向城鄉基層醫療機構派駐幫扶人員、設立基層(社區)名醫工作室。全市92.7%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推薦標準”或“基本標準”,24所鄉鎮衛生院達到二級綜合醫院水平,21所基層醫療機構創成社區醫院。
推動區域內醫療衛生服務相互延伸,推進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已有15家三級公立醫院對符合要求的醫學影像、檢驗結果實現互認。開展“基層檢查、上級診斷”遠程服務模式,2024年市縣級醫院為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遠程影像診斷57.9萬次、遠程心電診斷25.6萬次,出具檢驗報告2.1萬份、病理報告0.7萬份。
兜牢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底線 形成合理就醫格局
“目前,全國范圍內各區域間醫療資源正加快統籌,不過,也有一些基層地區還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項。”楊善竑認為,偏遠鄉鎮醫療資源仍然薄弱,部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硬件設施落后,難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不僅如此,還存在基層衛生人才短缺、公共衛生體系不完善等問題。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守護群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對此,楊善竑建議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有力措施,推動醫療資源向基層覆蓋,兜牢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底線,形成“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合理就醫格局。
“比如加大中央、省財政資金對農村地區醫療設施的投入,改善醫療設施條件,更新醫療設備,確保基層醫療服務需求得到滿足。”楊善竑建議,還應當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在農村地區推廣使用AI輔助診療技術,通過AI賦能,補齊基層醫療服務短板。同時,加大基層醫療人才隊伍建設支持力度,通過提高待遇水平、提升發展空間,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服務基層。完善發達地區三級公立醫院對口幫扶基層工作機制,將幫扶工作開展情況納入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加強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的使用監管,建立經費直達機制,減少中間流轉環節,保障公共衛生項目正常開展。”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劉旸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