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今年的麥田春管更加科學化,2月27日,大皖新聞記者在阜南縣苗集鎮的高標準農田看到,農技人員正利用多光譜無人機為農田“開處方”。
黃巖正操作多光譜無人機“為農田做CT”
托管這片高標準農田的農技人員黃巖告訴大皖新聞記者,他正在放飛的這臺多光譜相機,除了可見光,還能識別到紅外光和紫外光,進而可以感知到許多肉眼看不到的信息。農技人員利用多光譜相機+無人機,可以快速掃描大片農田,感知到氮素含量、葉綠素含量及相關部位水分含量等重要信息、進而分析出長勢,也能對植物光合作用、表面溫度分布、地表土壤濕度等都有能有更好的監測效果。多光譜也是實時監測病蟲害的一種有效手段,與其它手段結合可以好地掌握病蟲害的分布情況。
黃巖說:我們就把這種操作比喻為“給農田做CT”,多光譜無人機生成的莊稼“處方圖”,把植保指令傳送給無人植保機,植保機就會根據苗弱苗強、病蟲害情況進行施肥、噴藥,對莊稼進行更加精準的“救治”。
黃巖介紹:通過多光譜無人機“做CT,開處方”,可以精準施肥,與普通施肥相比能省下約20%的化肥,極端時候甚至能省下一半,而且這種精準施肥、施藥,也避免因化肥用量超標造成土壤板結。
據介紹,作為全國優質糧食生產縣,阜南縣通過改良農機,提升農業新質生產力,確保全縣128萬畝小麥穩產豐收。
大皖新聞記者 張洪金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