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2月23日,安徽省肺癌中心聯盟成立大會暨肺癌規范化診療論壇在合肥開幕。“小葉醫探”了解到,根據國家癌癥中心最新發布的全國癌癥報告,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種中排在首位。安徽省肺癌中心聯盟將針對省域內肺癌基層醫療資源不均衡、診療同質化不足等問題,凝聚全省力量,構建“省級統籌、區域協同、資源共享”的肺癌防治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聯盟覆蓋了全省50余家醫療單位,共計70多家肺癌相關診療專科科室,將通過制定統一質控標準、開展規范化培訓,同時依托國內外知名醫院的優勢技術與專家資源,推動區域內肺癌診療的高水平同質化與規范化。
推動診療同質化、規范化
聯盟覆蓋全省50余家醫療機構
“安徽作為人口大省,肺癌防治形勢尤為嚴峻。”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副院長、安徽省腫瘤醫院院長袁雙虎坦言,省域內基層醫療資源不均衡、診療同質化不足等問題仍然突出。為應對這一挑戰,安徽省肺癌中心聯盟“應需而生”。
“小葉醫探”了解到,安徽省肺癌中心聯盟成員單位覆蓋安徽省10多個地級市醫療機構,近50家縣域醫療機構,共計70多家肺癌相關診療專科科室,其成立就是為了凝聚全省的力量構建“省級統籌、區域協同、資源共享”的肺癌防治新格局。
袁雙虎介紹,聯盟將和復旦大學腫瘤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等國內外知名單位進行密切的合作,并在國家癌癥中心的指導下,推出安徽省肺癌防治的白皮書。“我們將按照國家標準一步步推進,爭取做到區域內高水平的同質化診療,讓安徽的肺癌患者從縣域到市域再到省級。都能享受當前最規范、最科學的診療。”
值得關注的是,安徽省肺癌中心聯盟將不斷整合優質醫療資源,引入國內外知名醫院的醫療技術與專家資源,重點推廣微創手術、靶向治療、質子治療等先進手段在肺癌診療領域的應用。同時,聯盟還將聚焦智慧化平臺建設,構建肺癌大數據平臺,整合臨床、影像、病理數據,推動精準診療與科研轉化,開發AI輔助決策系統,提升基層診斷效率與準確性。
“在未來,我們要爭取覆蓋到每個縣域、每個市域都有一個肺癌中心,能夠真正做到肺癌的規范化診療。”袁雙虎表示。
肺癌流行病學新特點
我國不吸煙女性肺癌發病率上升
以往,傳統觀念認為肺癌主要集中在吸煙者和老年男性群體。但是越來越多的篩查數據表明,在中國人群中,不吸煙的女性群體等肺癌發病率也有增長的趨勢。
“女性人群中雖然吸煙者較少,但是很多女性可能受到二手煙及三手煙的影響,存在被動吸煙的情況。”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王潔介紹,吸煙與肺癌密切相關,這些誘因可能共同導致了她們身體里一個名為表皮生長因子的受體(EGFR)基因產生突變,導致肺癌發生。
此外,生活節奏加快、女性負擔加重、精神壓力變化等外源性的因素也會影響到女性內在基因的變化,引起肺癌發病率的增長。“因此,及時調整心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遠離被動吸煙對于女性預防肺癌來說很關鍵。”王潔特別補充,45歲以上人群還需堅持定期體檢,以助于肺癌的早篩早診。
但同時,對于體檢發現的肺結節,也無需過多焦慮。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陳海泉指出,隨著早期篩查的普及以及檢查技術的不斷精進,肺癌在早期甚至早早期就可以被發現,也為肺癌診治提供了一個治愈窗口期。
“在中國來說,肺癌形態學特征明顯,大多為磨玻璃結節型肺癌,但是磨玻璃結節不等于肺癌。”陳海泉進一步解釋,對于早期篩查發現的磨玻璃結節,若其持續存在并緩慢進展,需進行密切隨訪,并綜合考慮患者年齡及生活等因素決定是否手術。“磨玻璃結節多為惰性的緩慢進展,在臨床實踐中,需避免過度診療,要平衡患者的獲益-風險后來考慮手術或隨訪計劃。”
搭建多學科協作體系
實現肺癌全周期、精準化診療
目前,肺癌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
王潔介紹,在以往手術和放化療的基礎上,靶向治療得益于對基因組學認知的進步,可以使基因突變型的肺癌患者,獲得相應的靶向藥物治療,延長生存期限。而對于非基因突變型的肺癌患者,免疫治療的出現令這類患者受益。“簡單來說,靶向治療是指瞄準特定的腫瘤的位置,釋放有效成分抑制腫瘤細胞,而免疫治療指通過藥物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提高大量活躍的免疫細胞的作用和功能。”
隨著肺癌治療手段的不斷豐富,也使得肺癌的精準治療由愿景成為現實,突破了傳統治療模式的局限性,為肺癌患者乃至是肺癌晚期患者都帶來了全新的治療希望。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腫瘤中心主任宋啟斌指出,以往肺癌晚期患者主要依賴于藥物化療,其5年生存率微乎其微。而現在,隨著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領域各類新藥不斷涌現、質子重離子治療手段的引進以及機器人、腔鏡手術的廣泛應用,各種治療技術頻頻進步并不斷組合,讓肺癌晚期患者的療效有了極大的改善。
疾病的戰斗,從來不是某位醫生單打獨斗就能取得勝利的過程,小到吃一片藥,大到手術+放化療的綜合治療,都凝聚了不同專業的醫務人員各自的專長與智慧。袁雙虎表示,安徽省肺癌中心聯盟將采取“中心制”模式,不僅要推動多學科協作(MDT)體系建設,建立覆蓋全省的肺癌MDT網絡,通過制度化、同質化管理優化診療流程。更要將肺癌診治相關的內科、外科、放療科等集中在相對的物理單元內,助力患者“一站式就醫”,實現“防、篩、診、治、康”全周期管理。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婉馨 通訊員 崔媛媛
編輯 崔恒
請輸入驗證碼